在檢查和包裝區,同事檢查儀器清洗後是否完好,組裝複雜的手術儀器,並測試功能,最後包裝並貼上化學指標,才進入滅菌程序。

無菌儀器的消毒基地

威爾斯親王醫院無菌物品供應部病房經理陳錦秀(右)和資深護師梁敏瑤稱,SSU的責任是確保儀器潔淨無菌、完好無缺,使手術安全進行,確保病人安全。

若要手術順利進行,除醫護人員的努力外,儀器的無菌處理也非常重要。威爾斯親王醫院無菌物品供應部(SSU)去年獲亞太感染管制協會頒發「模範消毒供應中心」獎項,是本港首間公立醫院獲得此殊榮。病房經理陳錦秀解說清洗及消毒過程,看似簡單,卻暗藏大學問,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才能確保病人安全。

陳錦秀稱,要使儀器無菌,需經過清洗、消毒、滅菌三大步驟,然後八小時內送到用家手中,如遇上緊急手術,更要在四小時內完成,將儀器送到手術室。「每個程序都有嚴格規定,如同事會先按物料、種類和體積分類,較脆弱的儀器用手洗,其他用清洗機清洗;經過清水洗滌、清潔劑清洗、過水後,進行第一次攝氏93度高溫消毒程序;然後再檢查和包裝儀器,貼上化學標籤,進行第二次攝氏134度蒸氣滅菌程序。化學標籤正常變色和生物測試及格,顯示滅菌過程有效;最後將已徹底滅菌的儀器放進儲存庫或送到手術室和病房。」

整個清洗過程中,SSU分隔為污染區和潔淨區,處理儀器的流程是單一方向,避免兩區的儀器交叉污染。同事完成一個程序後需在系統記錄,以便即時追蹤儀器位置,提升工作效率及病人安全。

她表示:「新同事需接受六周密集式課堂培訓,然後邊學邊做18周,熟習整個流程和所有儀器的清潔方法。此外,每周有一節培訓,助同事溫故知新。每當醫院引入新款手術儀器時,會邀請供應商講解儀器的特性和清洗方法。」資深護師梁敏瑤補充:「我們與手術室同事緊密溝通,交流清洗和檢查儀器的注意事項,製成『風險提示卡』,還將儀器的相片、資料、組裝方法的短片等放在系統內,供SSU和手術室同事參考。」

現時威院的SSU全年無休,每日24小時提供儀器清潔、消毒和滅菌服務,包括手術儀器、植入物料、麻醉用品和敷料等,供給威院、沙田醫院、沙田慈氏護養院、白普理寧養中心和四間門診使用,亦與聯網另外兩間中央消毒物品供應部互相支援。部門每天處理約250台手術室儀器和400多件獨立包裝儀器,以及二千多件病房物品,一年處理近110萬件儀器,服務量非常龐大。

 

 

電郵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微博 分享至Twitter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