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科團隊(心導管室)
瑪麗醫院
鐵人精神 晝夜護心
要成為瑪麗醫院心臟科團隊(心導管室)一員,就需作好犧牲私人時間的準備。團隊早於2010年推行24小時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是全港首間公立醫院開創此服務。當年團隊看到病人所需,甘願犧牲下班時間,在沒有額外的資源下自願輪班當值。全憑鐵人精神,開展這項服務,惠及更多急性心臟病發的病人。
團隊隊長病房經理陸慧心是當年的「開國功臣」之一,她說團隊參考很多外國文獻和研究,知道對心肌梗塞的病人而言,即時通波仔手術比用溶血劑治療有效,故2010年僅以兩名醫生、五名護士和一名放射治療師的有限人手,推行這項計劃。
副顧問醫生譚礎璋也是早期參與服務的成員之一,他說:「加入這團隊,強健體魄非常重要。除正常值班外,放工後亦要犧牲自己私人時間隨時候命。早期人手非常緊絀,我們要隔日當值。另外,有人覺得推行此計劃是自找麻煩,我們都有心理準備『迎接』旁人的冷言冷語。坦白說,我們也曾想放棄,但每當看見病人康復、團隊同事齊心努力,便知道再辛苦也是值得,一定要堅持下去。」
前人的堅持將壓力變為動力,適時的治療降低了死亡率。2011至2017年間,團隊曾處理逾800宗個案,包括數年前一名同事心跳停頓逾30分鐘,情況危殆,幸得團隊及時搶救,奇蹟生還。該同事亦能重返工作崗位。
瑪麗醫院心臟科團隊照顧心臟病患者不遺餘力,經常學習和引入新技術,包括結構性心臟病治療和微創心室輔助器、檢視工作流程、針對急症病例開創先導計劃等,對心臟病治療及本港醫療服務有前瞻性的影響。未來人口老化,病例數目料持續增加,個案亦漸趨複雜,團隊以堅毅不屈的精神迎接每個挑戰。




● 與傑出同事共勉!
● 評選小組
● 編輯委員會
● 編輯及採訪
傑出員工
● 傑出員工得奬名單
● 走在防衞最前線
傑出團隊
● 傑出團隊得奬名單
● 心導管室四寶
● 三招「慳家」本領
● 隊員有話說
優秀青年
● 優秀青年得奬名單
● 重塑美顏的魔法師
● 兔唇寶寶再現歡顏
● 重拾步履見新天
● 樂當和事佬
● 傳承父親教學精神
優異獎
● 優異獎得奬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