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新系統  減少紙傳訊息

瑪嘉烈新系統  減少紙傳訊息


(左起)資訊科技部系統經理林珮君、神經外科及綜合護理中心部門運作經理孫瑞媚,和綜合外科病房經理王美嫺稱,開發各個系統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前線同事參與,才能迎合他們所需,創造快樂的工作環境。

瑪嘉烈醫院資訊科技部門聯同臨床部門,先後開發三個「好使好用」的電子系統,方便護士交更、醫生跨科診症和處理超時工作等申請。三個電子系統深得前線同事歡心,絕對是以低成本,創造高效益的增值工作間,讓同事愈做愈開心,提升工作效率!

交更電子化 清晰又方便


瑪嘉烈醫院的護士告別「飛紙仔」交更年代,系統自去年8月開始在不同部門使用,如神經外科、外科、骨科、內科及老人科和產科等,並將推廣至全院其他部門。

「過往護士交更會『飛紙仔』,有時或會看不明白同事的手寫字,很多時候交更後,紙仔更不知所終,實在難以掌握病人整體的情況及需要。但有了護士交更系統,大家只要按系統指示,輸入相關資料「SBAR」(即病人臨床情況Situation / 背景資料Background / 臨床評估Assessment / 臨床建議Recommendation),不管你是早、午或夜更的同事,病人狀況紀錄都有跡可尋。加上輸入內容的項目標準化,對於年資淺的同事而言,具啟發及引導作用,知道哪些項目一定要填寫及如何跟進,避免交更時『報漏』或出現說不清的情況。此外,由於各項護理程序及指引亦早已上載至系統,同事一目了然,確保能為病人提供適切的護理。」神經外科及綜合護理中心部門運作經理孫瑞媚稱。

她補充,若病人轉病房,資料亦會跟他轉至新病房,其他病房同事可查閱病人過往的紀錄。

個案管理系統 跨科診症快而準

去年11月才啟用的綜合外科病房主要接收創傷及普通外科、骨科和神經外科三個專科的病人,醫護人員亦來自這三個專科。為了協助不同專科的醫護人員易於掌握病房繁複的工作,創傷科顧問護師、前線同事和資訊科技部一起制定「個案管理系統」,放棄傳统手寫白板,以電子科技促進日常運作,確保病人得到適切診治及快捷的專科轉介及會診。系統能為同一病人統籌不同專科的管理。創傷科顧問護師梁明和綜合外科病房經理王美嫺舉例,若骨科病人的主診醫生認為有需要尋求外科醫生的意見時,一般情況下主診醫生寫下會診要求,再由實習醫生到病房將有關資料輸入電腦,以便傳送資料至外科部。當外科醫生接到「柯打」後,就會到病房為病人診症,這過程往往需要等候數小時,甚至更久。


個案管理系統目前只應用於綜合外科病房。  個案管理系統目前只應用於綜合外科病房。

不過,新系統可大大縮短等候時間。梁明解釋,新做法是護士只要將主診醫生巡房後的會診要求輸入系統,其他專科醫生巡房時,直接從螢幕查閱是否需要診斷其他病人,即時提供診斷服務。簡言之,醫生正式收到轉介「柯打」紙前,已知悉會診要求,為病人提供適切的診斷。

補薪、申假話咁易 各院觀摩取經

除了方便臨床工作的電子化系統外,隨著員工人數增加,九龍西聯網屬下的醫院亦在2011年起,分階段將人手填表申報超時工時和一次性津貼,以及相關工資管理流程和計算,交由「非常額員工工時及一次性津貼申報系統」代勞,省卻同事「逐張填,又填錯」的擾人工序。資訊科技部系統經理林珮君及財務部高級經理叢培貞稱:「我們非常重視減少臨床部門的行政工作,現在九龍西聯網屬下的醫院可使用系統,填報和批核員工的輪班津貼、超時補薪、颱風及黑雨日津貼和特別酬金計劃等申請,以及臨時員工的工時。自動化輔助計算,準確又清楚,深受同事歡迎。」目前,團隊正研究透過系統處理合約兼職員工的工時申報,預計今年4月推出這項新增功能。


此系統成功縮減前線人員填報資料時間。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微博 分享至Google 分享至Twitter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