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小改變 病人大福祉
2010年開始,瑪嘉烈醫院護理部推行「護理科研 循證實踐」計劃,每年由15個專科的護理同事各提出一個改善臨床服務的方法,制定研究範圍,參考各地文獻及研究,再結合本地個案作臨床實證,並於5月舉行護理座談會與同事分享成果。今年,明愛醫院和仁濟醫院的資深護師也來取經,希望廣傳這個自我檢視和持續改善質素的美德。
至今,瑪嘉烈醫院已累積百多項研究。計劃負責人九龍西醫院聯網護理總經理陳燕萍和瑪嘉烈醫院婦產科助產士顧問何麗芳,分享其中四個成功計劃。
社康護理部
上門拔導尿管 免病人舟車勞頓
以前,急性尿瀦留患者需重返醫院拔除導尿管。自2015年起,社康護理部秉承科研實證,配合現代科技,開拓和倡導「社區拔除導尿管」護理模式。病人出院前經醫生許可和家屬同意,便可轉介社康護士上門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拔除導尿管。措施包括:按服務標準和精簡護理流程提供符合需要的服務,如拔管前檢查有沒有尿道感染及便秘、教導家屬記錄並監察液體攝取量及排尿量,和提高護理安全和效能等。嶄新的護理模式既可避免病人舟車勞頓,減少依賴住院照顧,又能提升服務質素及加强社區為本的護理。
深切治療部
引進早期復健活動
深切治療部的病人因病情不穩而需臥床休息及治療,然而,長時間臥床會出現褥瘡、精神錯亂和肌肉萎縮等負面影響。為改善病人情況,深切治療部2017年引入「早期介入復健活動」計劃,探討使用呼吸機病人進行復健活動之可行性。今年5月的臨床測試,揀選了十個維生指數較穩定的病人進行復健活動,成效雖有待進一步觀察,但肯定改善了病人的心靈健康。
兒童及青少年科
與時並進 更新胃喉置入法
在體積較小的早產嬰兒身上置入胃喉,找到適當位置非常重要,稍有偏差會令食物進入氣管,風險極高。隨著醫療科技日趨發達,早產嬰兒的存活率相應提高,計算置入胃喉方法亦不同。團隊2014年開始,重新檢視和研究最佳置入胃管長度的計算方法,比對以往案例及外國論證,找出最適合現時早產嬰兒的計算方法,確定置入胃喉的最佳位置,控制風險。
婦產科
倡產後盡早肌膚接觸 提升母乳餵哺成功率
醫管局八大產房近年積極推行母乳餵哺政策,包括鼓勵母親與嬰兒盡早有肌膚接觸,提升餵哺母乳的成功率。婦產科的助產士本著求證精神,2013年以「影響產後母親選擇母乳餵哺的原因」為題研究。結果證明,瑪嘉烈醫院現行的做法,將初生嬰兒在出生五分鐘內抱到母親的胸膛,並維持最少一小時,的確能提高母乳餵哺的成功率及時間,亦能穩定初生嬰兒的血糖水平和情緒。由此推論,為配合政府推行的母乳餵哺政策,醫管局八大產房應鼓勵母親與嬰兒盡早有肌膚接觸,增加餵哺成功率。
同事若對瑪嘉烈醫院護理部其他研究項目有興趣,可到內聯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