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67 我是先驅者
在醫院,有「白衣天使」;在社區,有「藍衣天使」(社康護士)。
社康護理服務的種子在1967年萌芽,發源地是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服務發展至今半世紀,與社區密不可分。現時醫院管理局逾490名社康護士,在前人奠立的根基上繼續延續「無牆醫院」理念,將醫院護理服務延伸至病人家中,讓病人在家護養,減少因病情復發而入院。
最初,社康護理服務由四名外籍和本地傳教護士肩負重任。1965年從挪威來港、現時78歲的李維愛就是其中一位護士;1981年,現時81歲的首位男護士謝永慈亦加入社康護士行列。二人重溫當年服務點滴,可堪回味。
李維愛:若再選擇,仍會踏上社康路
社康護理服務開展初期,楊震社會服務處為由醫生轉介的出院病人提供義務家居護理服務。當時在服務處工作的李維愛(左)憶述:「我們探訪的病人主要來自石硤尾、黃大仙、深水埗、慈雲山等寮屋區、徙置區,都是貧苦大眾,他們多是患上中風,出院後需接受持續復康護理,也有需定期護理傷口的病人。」
李維愛對首名病人印象猶深,那是一名獨居於石硤尾徙置區的60歲中風伯伯。「伯伯行動不便,我們每天上門替他護理,又扶他到屋外的走廊步行,訓練身體活動機能,最後他可自己步行,那份滿足感是一支強心針,推動我們繼續向前。」
李維愛補充,由於當時家居環境擠迫和衞生惡劣,不利病人在家中養病,所以社康護士會教導病人及其家人保持環境衞生、個人健康及預防疾病的知識,如刷牙、護理傷口等正確方法。看見當時滿屋小孩,社康護士甚至教導他們計劃生育的重要性。
雖然在60年代尾至70年代初,人們對社康護理服務的認知不高,但李維愛從工作中獲得極大滿足感,「我不只幫助病人,更幫助了他的家人及整個社區呢!」
謝永慈:難忘在「咕喱館」替病人療傷患
70年代,謝永慈(右)在葛量洪醫院擔任護士,主要照顧骨科、胸肺科及肢體癱瘓的病人。直至1981年,他轉到楊震社會服務處正式擔任社康護士,成為全港第一位男社康護士。
曾在位於尖沙咀的「咕喱館」為苦力護理傷口的謝永慈稱:「當時的『咕喱館』是籠屋格局,裏面全是出租的三層碌架床位,近60人擠在一起,只能躺,不能坐。我們只能在入房的樓梯位置為病人護理傷患,當有路人經過時,我們要停一停,起身讓人先行,然後才能繼續工作。」
他說,當時的社康護士已很有創意,會按病人所需就地取材,自製訓練工具,填補當時家居復康用具的不足。例如衣夾可用作訓練手指發力、將紗布繃帶編織為長長的布繩繫於床尾,行動不便的病人可拉著它起床。裝滿沙的瓶子可權充啞鈴,訓練四肢的肌肉耐力等。
謝永慈最難忘的是,曾為一名原居於加拿大的20多歲、四肢癱瘓的年輕人,成功再次站起來走路的經歷。「我最初每周到他家中五日,為他做全身的被動運動。後來見到他家的床那麼大,就想到要他在床上練習爬行。結果,透過半年密集式的護理和復康訓練下,小伙子終於再次成功走路!」
受訪當日身穿當年工作制服的謝永慈說,今日社康護士提供全面護理服務,不但肩負健康教育的使命,更加在慢性疾病管理、專科護理及復健輔導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不管環境如何變遷,他深信,社康護士依然是領導病人重新融入社區生活的導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