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從廣華到伊院  九龍人求醫的日子

丁新豹博士生動地講述九龍區醫院發展史。

上世紀初,九龍區沒有醫院設施,九龍人如何求醫?在交通落後的日子,病人需舟車勞頓到香港島求醫。公共醫療服務如何從港島延伸入九龍?伊利沙伯醫院(伊院)早前舉行講座,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博士帶大家從廣華醫院(廣華)、九龍醫院(九院)和伊院的成立,追溯九龍區公共醫療服務發展的軌跡。

19世紀末,香港島地方不足洋人居住,九龍逐漸開發,不少洋人從港島遷居尖沙咀。港英政府1874年決定將原居於尖沙咀的華人遷移至油麻地一帶,讓屬中產的歐洲人相繼進駐,導致九龍區人口急速增長。因此,九龍和新界區首間華人醫院 — 廣華醫院在油麻地興建,並由東華紳商募捐興建和營運。該院1911年10月啓用,不少求診病人來自油麻地、尖沙咀、紅磡等,當中不乏妓女和水上人,有些水上人在彌留之際才求診,只求死時有副棺木安葬。


九龍及新界首間華人醫院廣華醫院。昔日廣華醫院育嬰室。

當時居於九龍區的洋人眼見華人醫院的出現,遂促請政府也在九龍開辦首間公立醫院,免卻洋人過海到香港島的國家醫院求診之苦。最終,政府敲定興建九院應付九龍區居民所需,並於1925年底啟用。

1959年的九龍醫院診症室。 昔日的九龍醫院。

在40至5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內戰導致大批難民湧至香港,人口驟增,九龍區醫院不敷應用。於是,當時政府內部及社會各界就究竟需要興建一間大型綜合醫院,還是興建數間中小型醫院展開激烈討論。結果,基於行政管理及成本考慮,政府在1955年拍板在京士柏興建「新九龍醫院」,即是後來的伊院;九院則改為接收伊院轉介的病人,提供療養及復康服務。

伊院1963年啟用,是當時英聯邦國家中規模最大的醫院,造價7,100萬港元,較預算超支近倍。院內共設1,320張病床,31間外科病房和七間手術室。據當年報章報道,第一名住院病人獲免費優待!

於1963年啟用的伊院是當時英聯邦國家中規模最大的醫院。 60、70年代的醫生會在同一房間為門診病人診症。

經過多年發展,政府了解人口增長與長遠醫療發展規劃的重要,故先後於1964年及1974年發表兩份白皮書,分別制定資助醫療服務政策,以及勾劃未來十年的醫療政策;1985年發表的「史葛報告」更成為政府成立醫院管理局的契機。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微博 分享至Google 分享至Twitter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