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床換面  大數據預測疫情

高效能粒子過濾HEPA抽風裝置轉變第二線隔離病房氣壓為負氣壓。

3月中,大批港人回港「避疫」,海外輸入個案驟增致公立醫院隔離病床受壓。由普通病房改裝而成的「第二線隔離病房」尤如及時雨,趕及於3月底提供額外設施應對疫情,以騰出更多第一線隔離病床予新確診個案病人使用。迅速變身背後,皆因有精密的數據分析及未雨綢繆的工程準備。

2月初,總辦事處統計及數據科學部運用數學模型,根據文獻估計的2019冠狀病毒的繁殖率(R0=2.3或2.68),以及在完全沒有干預的假設下推算,本地感染高峰期會在3月底至4月初出現。雖然2月上旬每日新增個案維持10宗以下,但醫管局中央指揮委員會考慮到疫情瞬息萬變,為審慎起見,決定增加醫院隔離設施,以備不時之需。


源柏樑親身到醫院視察第一線隔離病房。

高級行政經理(工程)源柏樑其後向委員會呈交建議,根據沙士後作出的「快速隔離設施改造工程通風」的科學研究,又與感染控制專責小組商討,將普通病房變身為具負壓功能的第二線隔離病房。改裝一間病房需時約兩周,當中牽涉多項工程及硬件配套,如加裝抽風系統及有雙重門的病房前室等。可是,將病房氣壓轉為負壓的必備裝置 — 「高效能粒子過濾HEPA抽風裝置」卻嚴重缺貨。於是,團隊自行設計,再聯絡醫管局合約承建商自行生產抽風裝置,但難以量產。後來,團隊聯同機電工程處及其承建商加大生產量,並改良設計以便保養維修,問題才得以解決,裝置亦盡早送達各醫院安裝。

改裝工程期間,源柏樑與團隊視察每間病房,因應實際情況及前線醫護的意見,調整裝置,並與同事溝通,讓他們明白第二線隔離病房的效能及安全規格符合感染控制要求,放心工作。


徐麗卿(中)的團隊設計了多個數學模型分析病人臨床數據。

數學模型助籌謀抗疫策略

踏入3月下旬,本地疫情達至高峰,單日最高錄得65人確診,需要啟動第二線隔離病房方案計劃。但哪些病人適合調往第二線病房繼續接受隔離治療呢?統計及數據科學部總行政經理徐麗卿與團隊觀察和分析各種前期數據,以及整合專家小組的意見,設計出一個數學模型,按病人的發病日期、病徵、病毒核酸檢測的週期閾值(Ct值)、化驗結果、年齡、性別、自身長期病歷等臨床大數據,預測病人的病情發展,將病人分為三組:情況滿意、情況穩定和嚴重或危殆。

結果發現,絕大部分病人入院後首五天的病情,對往後整體的病況有重大關係。這些模型預測,不但為專家小組和管理層提供客觀數據和決策輔助工具,有助制定具前瞻性的抗疫對策,更為篩選合適的病人調往第二線隔離病房提供額外參考,以減低第一線隔離病房的需求壓力。

隔離設施知多少? 隔離設施知多少?



隔離病房點消毒?

 

 

電郵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微博 分享至Twitter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