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部位
全株。1–3
毒理
-
有毒成份
雙稠吡咯啶生物鹼,例如克氏千里光鹼及蜂鬥菜鹼。1–5
-
中毒劑量
長期每天服用1毫克雙稠吡咯啶生物鹼可引致中毒。2
-
作用機理
雙稠吡咯啶生物鹼經肝臟細胞色素P450酵素激活後,其轉化物毒性更強,能結合蛋白質、DNA及RNA,誘發急性及慢性中毒。肝臟損害最為嚴重,並可能出現肝靜脈閉塞(布加症候群)。因毒性有賴肝臟轉化,中毒程度有明顯個體差異,不完全取決於攝入的毒素劑量。6,7
-
中毒徵狀
雙稠吡咯啶生物鹼中毒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個階段。急性:腹痛、肝臟腫大、腹水、肝臟壞死,甚至死亡。慢性:肝臟腫大、復發性腹水、肝靜脈閉塞(布加症候群)、肝硬化、肝癌、肺動脈高血壓,甚至死亡。2,6
-
中毒事件
雙稠吡咯啶生物鹼中毒有兩大源頭。在多個國家均有報導因穀物受含有此等生物鹼的雜草污染,而導致大量中毒的事件。其中在阿富汗曾導致大概8000人中毒,當中最少1600人死亡。此外,在世界各地均有因誤食或以此等植物入藥而導致中毒。2,6
臨床治療
支援療法。在這類中毒事件,及早發現中毒原因,以避免持續接觸毒素,是治療的重要一環。7
辨認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葉多基生及蓮座狀;葉柄長6–28厘米;基生葉片3–10 × 4–20厘米,心狀腎形,幼葉內卷;莖生葉呈苞片狀。頭狀花序具異形花,2–7個形成傘房狀。中央小花多數,花冠管狀,長11–12毫米。周邊小花8–12朵,花冠舌狀,黃色,1.5–1.8 × 0.3–0.4厘米。瘦果長3–6毫米,被毛,褐色。8
藥用
作為中藥,全草又名蓮蓬草,有清熱解毒、活血及消腫散結之用。建議用量:9–15克。1,9
化驗分析
使用GC-MS、LC-TOF-MS及LC-MS/MS可檢測克氏千里光鹼和蜂鬥菜鹼。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