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家長、老師的錦囊

 

什麼是焦慮?

焦慮與身體反應的關係

較常見的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的主要症狀

特定恐懼症的主要症狀

社交焦慮症的主要症狀

恐慌症的主要症狀

廣泛性焦慮症

焦慮症的成因

焦慮症治療法

什麼是抑鬱?

抑鬱症的主要症狀

抑鬱症的成因

抑鬱症治療法

如何幫助你的子女預防焦慮症/抑鬱症

 

什麼是焦慮? 

  • 焦慮是與生俱來的正常情緒反應,每個人也會感到焦慮。
  • 當你的子女/學生要面對測驗/考試、認識新朋友、作小組匯報、接觸昆蟲/動物等;又或者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如遇溺、火災等,他們都會感到焦慮。 
  • 焦慮的感覺,許多人會都形容為:擔心、害怕、驚慌、恐懼等。而每個人的情緒都與身體反應、想法及行為有互動的關係。
    • 身體反應:心跳加速、肌肉繃緊、呼吸急速等。
    • 想法:估計、預期、甚至相信或肯定不幸/不好的事情將會發生,而且後果嚴重。
    • 行為:逃避害怕的場合/事情,又或者在極度緊張、擔心的心情下面對這些場合/事情。

焦慮的功能

恰當的焦慮:

  • 保障人身安全
    • 例如:鄰近的單位有濃煙冒出,你的子女/學生會因為擔心發生火災而報警求救及啟動警鐘等的保命措施。
  • 推動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
    • 例如:你的子女/學生會因為擔心考試成績而努力溫習。
  • 當危機消失,焦慮的感覺亦會下降。

過份的焦慮:

  • 儘管危機已過,然而持續處於擔心的狀態。例如:一星期前已作小組匯報,但仍有焦慮感覺。
  • 過份的焦慮會為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在學習、社交、與家人溝通等幾方面:
    • 例如:一星期前已作小組匯報,但仍持續有焦慮的感覺、頭痛、肚痛等,影響學習動機及進度。

 

焦慮與身體反應的關係

感到焦慮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都有機會出現下列1種或以上的反應,包括:

  • 心跳加速/心悸
  • 出汗/手汗
  • 身體顫抖/牙震
  • 呼吸困難
  • 窒息感覺
  • 胸口痛/胸口不適
  • 反胃/肚痛/胃部不適/腹瀉/尿急
  • 眼花/頭暈/站不穩/腳軟
  • 發冷/發熱的感覺/臉紅/臉青
  • 感覺麻木/麻刺

 

較常見的焦慮症 

成長期間,兒童/青少年較常患上的焦慮症包括以下5種:

  • 分離焦慮症
  • 特定性恐懼症
  • 社交焦慮症
  • 恐慌症
  • 廣泛性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的主要症狀

假如你的子女/學生:

因為父母/主要照顧者與自己分開而表現過份擔心,於至少4星期內出現下列3種或以上的症狀,並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社交活動,他們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請你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 1. 持續地感到十分困擾
  • 2. 持續地過份擔心父母/主要照顧者可能會遭遇不測而與自己分離
  • 3. 持續地過份擔心因不幸的事而導致與父母/主要照顧者分離
  • 4. 持續地不願意、甚至拒絕離開住所/上學
  • 5. 持續地過份擔心或不願意獨處,或拒絕獨自留在沒有父母/主要照顧者的地方,包括住所
  • 6. 持續地不願意、甚至拒絕離開住所睡覺、或在遠離父母/主要照顧者的地方睡覺
  • 7. 經常重複有惡夢,主題與分離有關
  • 8. 經常重複投拆身體不適,例如頭痛、肚痛、反胃、嘔吐等

 

特定恐懼症的主要症狀

假如你的子女/學生:

  • 明顯而持續地害怕某一種事物或情境(包括下列的主要類別):
    • 1. 動物(例如:蜘蛛、昆蟲、狗等);
    • 2. 自然環境(例如:高處、暴風雨、水等);
    • 3. 血/打針/受傷(例如:打針或其他醫療步驟等);或
    • 4. 特定情境(例如:橋樑、飛行、升降機、密封地方等)
  • 並且會因為上述的事物或情境而產生即時的恐懼
  • 因而逃避該事物或情境,又或者面對時感到極度緊張、擔心
  • 焦慮的程度遠超真實的危險情況

 

倘若上述情況已經持續6個月或以上,並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社交活動,他們可能患上特定恐懼症,請你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社交焦慮症的主要症狀

假如你的子女/學生:

  •  明顯而持續地害怕1種或多種的社交情境(例如:與人交談、參與小組討論活動、與陌生人相處等)
  • 擔心自己被人批評(例如:害怕自己會被羞辱、害怕尷尬、害怕被人拒絕、又或者冒犯他人等)
  • 並且會因為上述的社交情境而產生即時的恐懼
  • 因而逃避該社交情境,又或者面對時感到極度緊張、擔心
  • 焦慮的程度遠超真實的危險情況

 

倘若上述情況已經持續6個月或以上,並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社交活動,他們可能患上社交焦慮症,請你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恐慌症的主要症狀

假如你的子女/學生:

  • 在數分鐘內感到強烈的恐懼、不適。假如當時出現下列4種或以上的症狀,他們可能經歷了一次恐慌突襲
    • 1.  心跳加速
    • 2.  冒汗
    • 3.  顫抖
    • 4.  呼吸困難
    • 5.  窒息感
    • 6.  胸口翳悶或疼痛
    • 7.  作嘔或胃部不適
    • 8.  頭昏眼花或昏倒
    • 9.  忽冷忽熱
    • 10.  手腳麻痺或無知覺
    • 11.  思維不清晰,感覺不真實,抽離或虛幻
    • 12.  害怕將會死去
    • 13.  害怕失去控制,失去理智
  • 倘若恐慌突襲重複地突然出現
  • 並於恐慌突襲的一個月內,持續地擔心下次的恐慌突襲或其後果,又或者因為恐慌突襲的緣故而明顯地改變某些行為(例如:避開可能會引致恐慌突襲的處境、拒絕做運動等)

 

他們可能患上恐慌症,請你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廣泛性焦慮症

假如你的子女/學生:

對許多事情都過份擔心,並且覺得很難控制此感覺,於至少6個月內出現下列1種或以上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社交活動,他們可能患上廣泛性焦慮症,請你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 1. 坐立不安或不耐煩;
  • 2. 容易疲累;
  • 3. 難於集中精神或腦海一片空白;
  • 4. 情緒容易暴躁;
  • 5. 肌肉緊張;
  • 6.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

 

焦慮症的成因 

研究指出,焦慮症的成因與很多因素有關,主要可分為潛伏因素、引發因素及持續因素。

 

潛伏因素

  • 遺傳-若父母或直系親屬曾患有焦慮症,該兒童/青少年患上焦慮症的機會亦會增加。
  • 與生俱來的脾性-比較敏感、容易「炆憎」。
  • 過往的恐懼經歷。
  • 習染家長的焦慮,例如:子女觀察到家長的焦慮情緒,在潛移默化下認同該危機,並為此感到擔心。

 

引發因素

  • 生活壓力,例如:測驗/考試、認識新朋友、小組匯報等。
  • 重大的人生轉變,例如:親友或寵物離世等。
  • 突發意外,例如:遇溺、火警等。
  • 服用藥物、突然病重、長期病患、賀爾蒙失調。

 

持續因素

家長的因素 

  • 間接鼓勵子女逃避的習慣,例如:每當子女害怕時,家長就會保護他們。欠而久之變得過份保護,不自覺地令子女養成了逃避害怕事情的習慣。
  • 過分嚴厲的管教方法,例如:家長不自覺地對子女採取過份嚴厲的管教方法,例如:體罰、使用帶侮辱的話語責罵,子女因而較容易有負面的想法及焦慮的感覺。
  • 反覆無常的管教方法,例如:家長一時寬鬆放任,一時過份嚴厲,子女不能準確地判斷家長的反應會是正面還是負面,容易增加無力感及焦慮的感覺。
  • 偏向負面的思考模式,例如:經常高估問題的嚴重性及同時低估自己應付問題的能力。
  • 生活失衡,例如為了學業放棄所有興趣及社交活動。
  • 感覺不到親人、朋輩的關愛、支持。

 

焦慮症治療法

治療焦慮症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及混合治療

 

心理治療

臨床研究顯示,「認知行為治療法」能有效地幫助患有焦慮症的兒童/青少年。此治療法主要是透過啟發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緒、身體反應、想法、及行為的互動關係及影響;嘗試用多角度思考模式及行為體驗,協助他們面對及處理困擾的難題,緩和焦慮的感覺。

 

藥物治療

嚴重受焦慮困擾的兒童/青少年,需接受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評估及治療,透過服用適當的抗焦慮藥,舒緩情緒問題。

 

合併治療

臨床研究顯示,焦慮症患者若同時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法」及藥物治療,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緩和焦慮的感覺。

 

什麼是抑鬱? 

每個人都有傷心或遇到挫折的時候,例如:被父母/老師責備、與同學爭執等,不快是自然的感覺,是正常情緒反應。

 

當你的子女/學生感到不快、傷心的時候,往往會令他們有機會反思、推動他們尋求方法去處理難題或改善人際關係。

 

但是假如他們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失去對事物、活動的興趣,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社交或學業成績,則有可能是患上抑鬱症的先兆。

 

患有抑鬱症狀的子女/學生,容易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以及前景將來有較多負面的想法︰

 

對自己

認定自己不完美及無價值,經常低估及批評自己。

 

對身邊人和事

容易產生負面的結論。

 

對前景將來

預料自己的將來必定失敗,又或者會持續面對坎坷困難。

 

抑鬱症的主要症狀:

假如你的子女/學生 :-

2星期內差不多大部份時間出現下列5項或以上的症狀 (必須包括1或2)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社交活動,他們可能患上抑鬱症,請你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 1. 情緒低落、煩躁、經常發脾氣
  • 2. 悶悶不樂、失去對事物、活動的興趣,如運動、打遊戲機或以往喜愛的活動
  • 3. 食慾不振、暴食或體重驟降/驟升
  • 4. 很難入睡、拒絕起床返學、早醒或渴睡
  • 5. 行動遲滯或說話/行為表現比平時激動
  • 6. 感到疲累乏力或無精打采
  • 7. 專注力下降、失去學習動機
  • 8. 容易過分內疚、自責或覺得無人喜歡自己
  • 9. 反覆有死亡、自殺念頭,寫遺書或把自己最愛的物件送給別人

 

抑鬱症的成因 

硏究指出,抑鬱症的成因十分複雜,主要可分為潛伏因素、引發因素及持續因素:

 

潛伏因素

  • 遺傳:若父母或直系親屬曾患有抑鬱症,該兒童/青少年患上抑鬱的機會亦 會增加
  • 與生俱來的脾性-偏執、容易因為他人的評語而鬱鬱不歡、或缺乏安全感
  • 曾被虐待的成長經歷

 

引發因素

  • 學業問題、轉校、升班
  • 被人欺淩
  • 與父母、同學或男/女朋友爭執
  • 父母分居、離婚
  • 重大的人生轉變,例如:親友或寵物離世等
  • 突然病重或長期病患,賀爾蒙失調

 

持續因素

  • 偏向負面的思考模式
  • 感覺不到親人、朋輩的關愛、支持
  • 逃避行為的習慣
  • 解決疑難的方法傾向單一化

 

抑鬱症治療法 

治療抑鬱症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及合併治療

 

心理治療

臨床研究顯示,「認知行為治療法」及「人際關係治療法」都能有效地幫助患上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的兒童及青少年。

 

「認知行為治療法」主要透過啟發患有抑鬱症的兒童/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緒、身體反應、想法、及行為的互動關係及影響;運用多角度思考模式及行為體驗,協助他們面對及處理困擾的難題,走出抑鬱的漩渦。

 

「人際關係治療法」則透過提升人際溝通技巧,協助患者處理受困擾的人際關係。

 

藥物治療

患有嚴重抑鬱的兒童/青少年,需接受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評估及治療,透過服用適當的抗抑鬱藥,舒緩情緒問題。

 

合併治療

臨床研究顯示,患有抑鬱症的兒童/青少年若同時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法」、「人際關係治療法」及藥物治療,更能有效地幫助他們緩和抑鬱的感覺。

 

如何幫助你的子女預防焦慮症/抑鬱症 

1. 首先,家長要接受焦慮及傷心的感覺有時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恰當的焦慮:保障子女的人身安全、推動子女學習 

傷心:推動子女反思、尋求協助、處理難題或改善人際關係

2. 對子女的抗逆能力要有信心,鼓勵他們逐步逐步地勇敢面對害怕的事物或情境。

3. 當子女嘗試面對他們害怕的事物或情境,無論成功與否,家長也要認同他 們的努力,表示欣賞,例如:口頭讚賞、給予注意力、擁抱等。切忌只把子女帶離恐懼現場,或替其完成任務。

4. 家長要盡力鼓勵所有照顧者,例如:其他長輩、傭人、媬姆等對子女要用正面、一致的管教方法,持續以一致且明確的獎勵與管教方式,回應子女的同類行為。

5. 家長面對自己害怕的事物或情境時,要身體力行,積極面對,不迴避,成為子女的好榜樣。 

6. 家長每天要用耐心及同理心聆聽子女對生活、學業及同學/家人關係的感受,藉此表達你對他們的關愛。

7. 透過生活瑣碎事如讓座,以及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如探訪長者等,培養及塑造子女積極、正面的人生觀。

8. 為你的子女訂立健康均衡的生活模式,每天有充足、優質的休息/睡眠時間,每星期亦有定時鬆弛身心的活動、運動。

9. 家長可閱讀有關焦慮、抑鬱情緒的書籍、網站,增加自己對情緒管理的認識及解決方法。

10. 假如你的子女長期處於擔心或情緒低落的狀態,開始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社交或學業成績,可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參考文獻

Albano, M. A., Chorpita, B. F., & Barlow, D. H. (2003).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In E. J. Mash & R. A. Barkley (Eds.),

            Child Psychopathology (pp. 279-329).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DSM-5.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4). The use of

            medication in treat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Information for patients and families.
Brent, D., & Weersing, V. R. (2008).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 Michael Rutter et al. (eds).

            Rutter's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pp. 587-612).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
Chorpita, B. F., & Southam-Gerow, M. A. (2006). Fears and Anxieties. In E. J. Mash & R. A. Barkley (Eds.) Treatment of

            Childhood Disorders, (pp.271-335)
Evans, D. L. et al. (2005).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Nesse, R. M. (1991). What good is feeling bad?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rsonal.umich.edu/~nesse/Articles/Nesse

             -BenefitsBadFeelings.pdf
Nice Guideline (2005). Depressi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Pine, D. S. & Klein, R. G. (2008). Anxiety disorders. In Michael Rutter et al. (eds). Rutter's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pp. 628-647).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
Silverman, W. K., Pina, A. A., & Viswesvaran, Chockalingam (2008). Evidence-based psychosocial treatments for

            phobic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review
So, Y. C. (2014). Supporting students with depress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Unpublished Powerpoint Slides]. Hospital Authority.
Sucheta, D. C., & Sonali, D. N. (2014).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Evidence -Based Treatment. Retrieved from http://pro.psychcentral.com/anxiety-disorders-in-children-and-

           adolescents-early-identification-and-evidence-based-treatment/00252.html
TANG, C. P. (2014).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Unpublished Powerpoint Slides]. Hospital

            Authority.
陳佩珊、江嘉偉、湯國鈞 (2008) 。焦慮自療。香港:突破出版社。
醫院管理局 -「兒情」計劃 (2012)。家有焦兒卻不慮。香港:葵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