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齊心 提升應變能力
禽流感再次突襲,截至2月17日,內地共確診348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 (H7N9)個案,本港亦自去年12月開始出現零星個案。公立醫院已採取相應措施,全方位監控禽流感。我們請來總行政經理(感染及應急事務)劉少懷醫生,講述總辦事處和醫院同事如何互相配合,合力保障市民健康。
「三早」策略 應對H7 / H5
「 自去年12月3日本港確診首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個案後,醫院管理局配合特區政府對流感大流行的應變計劃,啟動『嚴重應變級別』,提醒急症室及普通科門診前線同事,加強監察及分流求診者。」 他說。
今年2月6日,醫管局提高現有的監察準則,如病人臨床診斷為社區性肺炎,以及發病前10天曾到過感染禽流感的地區旅行,醫院會立即安排其入住負氣壓隔離病房,並進行病毒基因快速測試,同時通報衞生防護中心,務求以「早通報」、「早隔離」、及「早化驗」盡量減低大規模傳染的風險。
保持警覺 完善機制
劉醫生說 :「 醫管局對防控傳染病爆發一直保持高度警覺,並訂出重點策略,為大型傳染病爆發作應對準備。」
2006年,醫管局成立感染及應急事務部,以提升防控傳染病爆發、災害應對和協調緊急應變計劃。設於總辦事處的感染及應急事務部一直與醫院聯網緊密聯絡,包括由「重大事故控制中心」(MICC) 負責接通內、外聯繫,協調相關決策和應變措施;「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整合所有有關專家 (包括醫管局及以外的專家)的意見;「總感染控制主任辦事處」則統籌醫院感染控制醫隊網絡的執行標準和實務。
應變中樞:重大事故控制中心
在醫管局各醫院以及部門同事上下一心的不懈努力下,醫管局近年處理危機及重大事故的能力明顯增強。每當遇到突發事件時,MICC擔起監控事態發展,以及溝通、協調的角色,並在預防危機、策劃應變及復原行動上發揮作用。
由於近期出現多宗禽流感,「嚴重應變級別」(S2)啟動後,MICC 亦相應啟動。對外,中心與政府部門,如消防處及警察部門等聯絡;對內,亦與各網絡醫院緊密溝通,透過不同系統,例如:病人電子病歷系統(ePR)、急症室資訊系統 (AEIS)、電子流感監察系統(eFlu),以及傳染病通報系統(NDORS)收集訊息;亦會透過實時短訊提醒同事關注跟進。
為將懷疑及確診禽流感的病人及早隔離,MICC會透過資訊科技部門同事的協助,實時收集隔離病房的使用率,當有醫院隔離病房不敷應用時,便會審視當時其他醫院隔離病房的使用情況,協助將病者送到其他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