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了適應性網頁設計後,你可簡易地變更字型大小,配合個人需要。
假如你使用桌上型電腦瀏覽,近代的瀏覽器可讓用家按著Ctrl鍵(在Macintosh鍵盤上是Command鍵)和+/-鍵來放大或縮小字型,而按著Ctrl鍵和0則可回復預設大小。
使用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時,你只需在螢幕上滑動手指便能放大或縮小圖文。
你也可透過選項單來變更字型大小。
在頁面的選項單選擇「縮放」,然後按「+」放大。
憤怒是人類其中一種情緒,有其價值,可推動我們去保護自己,為自己爭取權益。不過,不當地處理憤怒,也可能帶來身心問題。因此學懂處理憤怒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益處。
如果你有以下的情況,你可能有憤怒問題:
為一些事情感到憤怒後,情緒很久也沒法平伏,反覆想著那些事,甚至乎影響了睡眠和胃口。或感到自己的憤怒太強烈,令自己不能集中,不能有效地思考問題,甚至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
無法控制因憤怒而在言語上或行為上對對方作出報復,甚至將自己的憤怒轉嫁到一些無辜者身上。不顧後果地破壞東西,責罵別人,說粗言穢語,甚至乎打人。
很多人以為打人鬧人打枕頭能給他們發洩的機會,但很多心理學研究指出發洩其實不但不能有效地緩和憤怒,反而會加強了下一次憤怒的強烈程度。
你可以引發他/她去了解憤怒帶來的問題:
很易憤怒的人,特別是那些有暴力行為的人,很多時都會引起身邊的人對他們產生反感。短期來說,別人可能會因為害怕他們而滿足他們的要求。但長遠來說,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憤怒令我們只想着反擊或報復,甚至令自己受損,也在所不計。這些做法其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
憤怒對身體來說也是一種壓力,經常強烈憤怒的人有機會會有血壓問題、心臟問題、頭痛、胃痛等等。
有些人在憤怒平伏後,會為自己的衝動行為而感到內疚、羞愧、情緒低落或憎恨自己。
一些常見會引起憤怒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能會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皺起眉頭、肌肉收緊或面紅耳赤等等。這些身體反應在原始時代有其生存的價值,它們幫助我們集中力量去和敵人作戰或把敵人嚇退。 但今時今日,如果我們經常有這些憤怒時的身體反應,可能會引起身體毛病,包括心臟病、高血壓、頭痛等,而且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根本無法理性地思考,因此,學習去冷靜自己,十分重要。
良好的社交技巧是與別人相處時的「潤滑劑」。能大大減少人際之間的磨擦,從而減少因而引起憤怒的機會。
在需要拒絕別人的要求時,態度要堅定而有禮。
做錯了事,需要向別人道歉時,由衷地表示自己感到後悔,不要為自己找藉口。如果可以的話,告訴對方下一次你將會如何改善。
用心聆聽別人的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需要時向對方道歉,別人的批評可幫助我們改善自己。
在需要提出批評時,首先指出對方的優點,然後才清楚明確說出有待改善的地方。
如果我們把事情(例如:別人的侮辱或拒絕)看成很嚴重,憤怒程度便會增加。 但事實上那些事情通常只會帶來短暫的損失(例如:損失了時間或面子),甚少會有長遠的影響。下一次,你可以問自己:「一週後、一個月後或一年後這事情還重要嗎?」
這樣說只會增加抗拒感及厭惡感。接受自己身處的現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上策。
降低一點對別人的期望,嘗試把「他/她應該…」變為「我想他/她…」或「我希望他/她…」。 這樣做可以減低失望和憤怒。
不要只記著他那一刻的行為,覺得這是他性格的一部分。嘗試提醒自己他對自己好的時刻。
問自己: 有甚麼證據證明對方是故意的?又有甚麼證據證明對方並非故意的?對於他的行為有甚麼可能的其他解釋?嘗試客觀地作出分析,或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整件事件,都有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憤怒。
當然我們都希望受到公平的對待,但其實不公平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要求絕對的公平,有時只會為自己徒添煩惱。
如果你選擇報復,請提醒自己,無論成功與否,你都要為憤怒付出代價。 長期憤怒對身體、情緒和社交都會帶來壞影響。令對方難受可能會使你「開心」一陣子,但對自己並不會產生長遠實質的好處。
提醒自己憤怒為自己帶來的壞處,尤其是長遠的壞處(例如:別人不喜歡跟我交往,家人也怕了我,可能會有心臟病、血壓高等。)
編排過分緊迫的時間表,完全沒有時間去應付突發事件(例如:塞車),只會令自己常常都要處於作戰狀態。當遇到阻礙時,便會非常憤怒。
安排時間去做運動或其他消遣活動,有助減低身心壓力。
如果我們常常把還未解決的小問題擱在一旁(例如:對配偶的不滿),問題只會越積越多。結果,碰到一個機會,便會突然全部都爆發出來,令對方莫明奇妙,只覺得是我們情緒的問題。因此,在問題仍然不嚴重時,就需要去處理和尋求解決方法。
(感謝青山醫院臨床心理學家 張嬋玲博士撰寫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