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了适应性网页设计后,你可简易地变更字型大小,配合个人需要。
假如你使用桌上型电脑浏览,近代的浏览器可让用家按著Ctrl键(在Macintosh键盘上是Command键)和+/-键来放大或缩小字型,而按著Ctrl键和0则可回复预设大小。
使用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时,你只需在萤幕上滑动手指便能放大或缩小图文。
你也可透过选项单来变更字型大小。
在页面的选项单选择「缩放」,然后按「+」放大。
愤怒是人类其中一种情绪,有其价值,可推动我们去保护自己,为自己争取权益。不过,不当地处理愤怒,也可能带来身心问题。因此学懂处理愤怒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有益处。
如果你有以下的情况,你可能有愤怒问题:
为一些事情感到愤怒后,情绪很久也没法平伏,反覆想着那些事,甚至乎影响了睡眠和胃口。或感到自己的愤怒太强烈,令自己不能集中,不能有效地思考问题,甚至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无法控制因愤怒而在言语上或行为上对对方作出报復,甚至将自己的愤怒转嫁到一些无辜者身上。不顾后果地破坏东西,责骂别人,说粗言秽语,甚至乎打人。
很多人以为打人闹人打枕头能给他们发洩的机会,但很多心理学研究指出发洩其实不但不能有效地缓和愤怒,反而会加强了下一次愤怒的强烈程度。
你可以引发他/她去了解愤怒带来的问题:
很易愤怒的人,特别是那些有暴力行为的人,很多时都会引起身边的人对他们产生反感。短期来说,别人可能会因为害怕他们而满足他们的要求。但长远来说,会破坏与人的关系。
愤怒令我们只想着反击或报復,甚至令自己受损,也在所不计。这些做法其实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令问题持续,甚至恶化。
愤怒对身体来说也是一种压力,经常强烈愤怒的人有机会会有血压问题、心脏问题、头痛、胃痛等等。
有些人在愤怒平伏后,会为自己的冲动行为而感到内疚、羞愧、情绪低落或憎恨自己。
一些常见会引起愤怒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可能会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皱起眉头、肌肉收紧或面红耳赤等等。这些身体反应在原始时代有其生存的价值,它们帮助我们集中力量去和敌人作战或把敌人吓退。 但今时今日,如果我们经常有这些愤怒时的身体反应,可能会引起身体毛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头痛等,而且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根本无法理性地思考,因此,学习去冷静自己,十分重要。
良好的社交技巧是与别人相处时的「润滑剂」。能大大减少人际之间的磨擦,从而减少因而引起愤怒的机会。
在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时,态度要坚定而有礼。
做错了事,需要向别人道歉时,由衷地表示自己感到后悔,不要为自己找藉口。如果可以的话,告诉对方下一次你将会如何改善。
用心聆听别人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需要时向对方道歉,别人的批评可帮助我们改善自己。
在需要提出批评时,首先指出对方的优点,然后才清楚明确说出有待改善的地方。
如果我们把事情(例如:别人的侮辱或拒绝)看成很严重,愤怒程度便会增加。 但事实上那些事情通常只会带来短暂的损失(例如:损失了时间或面子),甚少会有长远的影响。下一次,你可以问自己:「一週后、一个月后或一年后这事情还重要吗?」
这样说只会增加抗拒感及厌恶感。接受自己身处的现况,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上策。
降低一点对别人的期望,尝试把「他/她应该…」变为「我想他/她…」或「我希望他/她…」。 这样做可以减低失望和愤怒。
不要只记着他那一刻的行为,觉得这是他性格的一部分。尝试提醒自己他对自己好的时刻。
问自己: 有甚么证据证明对方是故意的?又有甚么证据证明对方并非故意的?对于他的行为有甚么可能的其他解释?尝试客观地作出分析,或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整件事件,都有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愤怒。
当然我们都希望受到公平的对待,但其实不公平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要求绝对的公平,有时只会为自己徒添烦恼。
如果你选择报復,请提醒自己,无论成功与否,你都要为愤怒付出代价。 长期愤怒对身体、情绪和社交都会带来坏影响。令对方难受可能会使你「开心」一阵子,但对自己并不会产生长远实质的好处。
提醒自己愤怒为自己带来的坏处,尤其是长远的坏处(例如:别人不喜欢跟我交往,家人也怕了我,可能会有心脏病、血压高等。)
编排过分紧迫的时间表,完全没有时间去应付突发事件(例如:塞车),只会令自己常常都要处于作战状态。当遇到阻碍时,便会非常愤怒。
安排时间去做运动或其他消遣活动,有助减低身心压力。
如果我们常常把还未解决的小问题搁在一旁(例如:对配偶的不满),问题只会越积越多。结果,碰到一个机会,便会突然全部都爆发出来,令对方莫明奇妙,只觉得是我们情绪的问题。因此,在问题仍然不严重时,就需要去处理和寻求解决方法。
(感谢青山医院临床心理学家 张婵玲博士撰写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