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屯門醫院
目錄 搜尋
主頁 > 關於我們 > 愛心捐獻 > 善心醫療基金 - 各資助項目詳情
下載醫院管理局手機應用程式
善心醫療基金 - 各資助項目詳情
文字大小: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肝功能評估儀

預計2015年完成

過往若要在切除肝臟手術前,評估病人的肝功能,須注射特定染劑及定時抽血,以採集樣本化驗。過程中既為病人帶來不便,亦加重醫護人員工作量。新界西醫院聯網外科成功向善心醫療基金申請300,000元資助,以購入肝功能評估儀。有關儀器只須在病人體外接駁感應器,便可評估病人肝功能,結果較過往的測試方法更準確。聯網預料每年約有200名病人受惠。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單孔微創肺切除術

預計2015年完成

部份患有如肺癌的病人或須接受手術,切除部份肺部組織。雖然現時可以開孔形式放入儀器進行手術,毋須劏開胸腔,惟至少會造成數個傷口。善心醫療基金向新界西醫院聯網外科撥款105,000元,購置嶄新儀器;醫生日後只須在病人身上開取一個孔並放入儀器,便能進行手術。此舉有助紓緩手術的痛楚外,也減少對病人外觀帶來的影響,受惠病人約為每年50位。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超微細經皮腎穿刺取石術

預計2015年完成

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是治療腎石的標準治療方案,一般的取石路徑的直徑為10毫米,而超微細技術的取石路徑的直徑可減至4毫米。在相關儀器的配合下,能夠較快沖出石碎,同時減少敗血病的風險,以及對腎臟造成的損傷。有關技術更可應用在兒童患者身上。新界西醫院聯網外科為此向善心醫療基金,申請撥款127,600元,引入有關技術及醫療儀器,預計每年約有20名病人受惠。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體外膜氧合器(人工肺)

預計2015年完成

體外膜氧合器俗稱「人工肺」,主要是用於深切治療。新界西醫院聯網過往每年約有4至5名危重病人,需要使用「人工肺」,以增加他們存活的機會,但鑑於聯網並無相關的醫療消耗用品,病人一般會轉送至其他醫院接受治療。有見及此,聯網深切治療部向善心醫療基金申請資助250,000元,購置「人工肺」相關的消耗用品,加強深切治療。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銩激光前列腺切除手術 - 與傳統切除方式比較,可減少病人大量出血的風險

預計2015年完成

前列腺增生是年長男性經常出現的毛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雖然現時可透過傳統的電切方法切除增生部份,但由於在手術過程中或會大量出血,對於一些正服用薄血丸的心臟病患者,或增生腺體體積過大的個案來說,屬高風險治療。

為此,新界西醫院聯網外科部向善心醫療基金申請資助,引入嶄新的銩激光(Thulium laser)技術。這項技術是經尿道窺鏡,以銩激光切除增生部份,並透過氣化作用,即時為在切除過程中造成的傷口止血。有鑑於患者的出血量大大減少,令患者的復元時間,由以往約1個星期縮短至2天。然而,銩是一種超稀有金屬,加上有關技術在近年才引入本港,手術費用約需13,000元。善心醫療基金資助每名患者購置所須的消耗用品及租用儀器,患者毋須自費,預計每年可有40名患者受惠。

進行切割手術的醫療儀器
進行切割手術的醫療儀器
眼鏡可讓醫生避免被銩激光所傷
眼鏡可讓醫生避免被銩激光所傷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先天性胸廓畸形(漏斗胸)微創手術 - 以嶄新微創手術進行矯形,讓病童免受傳統的開胸手術

預計2015年完成

漏斗胸是一種天生、屬家族遺傳的疾病,由於患者在胎兒或嬰幼兒時間,骨骼發育不平衡,造成胸廓畸形,胸骨凹陷,形狀猶如漏斗因而得名。患有漏斗胸的兒童,器官或會受壓或移位,加上外觀有異於別人,往往遭到歧視,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社交,造成生理及心理困擾。以往若要為這些兒童進行矯形手術,須先劏開胸膛,造成的傷口極大,復元時間漫長,不單令他們受苦,家長所承受的憂慮亦非旁人可理解。

根據推算,新界西醫院聯網內約有600名漏斗胸的患者。聯網外科獲得善心醫療基金資助320,000元,在2013年起以微創方式,全數資助患者接受手術,為期2年,預計每年可令15名兒童受惠。在手術過程中,只須在患者肋骨附近位置開孔,透過引入鈦金屬棒為胸骨矯形及定形。他們在手術後只須留醫1個星期,約3個月已可自由活動,令他們重拾天真活潑的笑臉。

配合影像有助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配合影像有助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用作矯形的鈦金屬棒
用作矯形的鈦金屬棒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檢測肝癌細胞顯影劑 - 利用更清晰的肝臟檢查影像,增加檢測肝癌的機會

預計2015年完成

肝炎患者患上肝硬化及惡化至肝癌的機會,較一般人為高,定期檢查可減低有關風險。傳統上可以針刺方式,為這些病人找出肝臟有否出現癌細胞,但此舉具一定危險性,包括導致內出血等併發症,故已逐漸改為使用顯影劑,以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檢測代替。

為了進一步提升檢測癌細胞的準確度,特別是一些體積較細的腫瘤,屯門醫院放射科及核子醫學部在善心醫療基金的資助下,引入一款針對肝細胞的顯影劑,再透過磁力共振進行檢查,這樣便能夠在較早階段得出檢測結果,讓病人及早接受治療,增加治愈機會。這款新顯影劑每劑費用約為2,000元至3,000元,藥費全數由基金資助,為期2年。

針對肝細胞的顯影劑
針對肝細胞的顯影劑
透過磁力共振以檢測癌細胞
透過磁力共振以檢測癌細胞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臨床病人模擬器 - 提升醫護人員技能

2011年2月完成

為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令更多病人受惠,加強醫護人員培訓是不二法門。目前使用電腦「模擬器」或「模擬病人」作臨床技術的訓練愈來愈廣泛,學員經過不斷的操作演練及表現評估,以熟悉及掌握臨床技術的操作。

善心醫療基金亦撥款港幣一百萬元購買臨床病人模擬器,置於新界西醫院聯網的臨床訓練中心作模擬培訓,在不危害病人的情況下,提高醫護人員在創傷急救護理、病人復甦、氣道處理、鎮痛治療等各方面的知識及技巧。該病人模擬器能為醫護人員提供近乎真實的臨床經驗,例如以話音顯示病徵,並可呈現外傷或非外傷各種症狀;亦能於床邊的液晶體螢幕,顯示生命跡象,讓學員能夠對病人身體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辨識、介入、改善及穩定病人的情況。學員亦可透過反覆練習,強化處理複雜病例的經驗及危殆病人的護理,更可提升緊急應變及危機處理的能力,尤其強化急救團隊間的互動與合作,從而提高服務質素及促進臨床技術發展。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接載癌症病人小巴 - 提供交通援助接送病人往返醫院

2010年3月完成

屯門醫院的日間寧養中心不但為末期癌症病人提供日間治療,還設有心理支援服務,並藉着病友間的互助網絡,讓病人得以維持健康的社交生活,互相支持及鼓勵,在抗癌路上減少孤獨無援的感覺。唯對一些病情嚴重及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經常往返醫院是一項艱難的任務,而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只有計程車,這對貧困家庭帶來更多負擔。部份病人因為無力支付高昂的交通費,他們唯有留在家中不接受治療。

為了協助更多病患者,特別是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的病人,善心醫療基金撥款港幣約二十三萬元,聯同圓玄學院合共捐助超過港幣六十萬元,資助屯門醫院購買一輛設有輪椅升降台及輪椅托架的小巴,接送病人往返日間寧養中心繼續接受治療及建立互助網絡,讓他們在人生旅途最後的驛站,活出尊嚴、活出色彩。

新的接載癌症病人小巴
新的接載癌症病人小巴
新小巴的輪椅升降台
新小巴的輪椅升降台

返回資助項目

微創介入治療 - 結合影像引導技術及微創手術為病人提供高效的治療

2010年9月完成

隨着醫學的發展,電腦應用的普及和放射影像技術的進步,放射專科致力拓展微創介入治療,透過先進的影像導引技術結合微創手術方式為病人進行治療。微創介入治療不但適用於一些以往只能開刀醫治的病症,給予病人外科手術以外的選擇,更有助縮短康復療程,在風險及傷口治理各方面也有正面的評價。

微創介入治療可適用於不同部位和病變,例如:「頸動脈支架置放術」改善血管狹窄以減低中風機會、「顱內動靜脈畸形栓塞術」治理腦出血、「射頻消融術」消除肝腫瘤、「膽管支架內引流術」治療膽管堵塞等。微創介入治療主要利用血管穿刺或經皮穿刺,在X光、電腦掃描或超聲波影像導引下,將特製的支架、微導絲、微導管、支撐導管或精密儀器等等引入人體內收窄的管導或病變的器官,進行檢查和診療。

成功的微創介入治療有賴先進的醫療設備和精湛熟練的專科技術,唯治療所需的醫療消耗用品,如支架、導管、栓塞物質等卻十分昂貴,動輒過萬元,並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對於病人來說,不斷收窄的血管或不斷擴散的腫瘤都是身上的計時炸彈,隨時一觸即發,內心的擔憂和恐懼更是不言而喻。善心醫療基金期盼為病人紓憂解困,撥款約港幣五十萬元資助購買醫療消耗用品,幫助病人盡早接受治療,加快病情康復,早日與家人團聚。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精準放射治療自動定位系統 - 縮減放射治療時間

2009年5月完成

生老病死本就是生命的單行道,但對癌症病人來說,這條單行道不單顛簸崎嶇且困難重重。如能在治療過程中減輕他們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可幫助提高他們對抗癌病的能力。

善心醫療基金捐款港幣一百三十五萬元,資助新界西醫院聯網臨床腫瘤科,於屯門醫院購置了一套「精準放射治療自動定位系統」,為本港公立醫院首次引入同類先進設備。該系統透過紅外線及高解像X光,精準地在數秒內進行腫瘤定位及修正,並自動將病人移至正確放射治療(放療)位置,即使病人移動了身軀亦無須重新擺位,故此所需定位程序及時間可大為縮減,讓病人更快完成治療,亦有助醫院為更多病人提供快捷準確的放療服務。

嶄新和先進的自動定位系統對腦癌病人造福尤深。在進行頭部立體定位放療時,病人無須再在頭部釘上固定頭架以輔助定位,大大減輕身心的痛苦。

現有的放射治療機及精準放射治療自動定位系統
A. 現有的放射治療機
B. 精準放射治療自動定位系統
    1. 紅外線追蹤鏡頭
    2. 監控顯示器
    3. 隱於坑內的X-光透視儀
    4. X-光成像平板
    5. 可作六方向移動的機械床
示範定位系統的操作
示範定位系統的操作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鬆弛軟組織儀器 - 促進傷口癒合後之復原

2009年7月完成

一般而言,受傷或手術過後,隨着傷口逐漸癒合,疤痕亦同時慢慢形成。有些疤痕破壞了皮膚外觀,造成美容問題並打擊自信;有些嚴重個案會出現疤痕攣縮,令五官或肢體變形,妨礙關節或五官活動的靈活性,並影響身體功能。

善心醫療基金資助了新界西醫院聯網物理治療部,以港幣約三十四元購置一部「鬆弛軟組織儀器」。該儀器適用於舒緩創傷、手術或燒傷引致的表面及深層疤痕組織,利用滾筒對軟組織作出連續性的拉動及按壓,使軟組織鬆弛,協助病人盡快康復。傷口癒合理想,不但可以為病人減輕因傷患及外觀改變所帶來的困擾,更讓他們早日恢復身體功能,重拾自信並重現笑顏。

鬆弛軟組織儀器
鬆弛軟組織儀器
模擬操作鬆弛軟組織儀器
模擬操作鬆弛軟組織儀器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兒童癌症治療 - 讓病童可接受更佳的藥物治療

2010年12月完成

生命中着實有許多被迫接受的無奈。小孩子原是生命的延續,為人們帶來喜悅和希望,可是每年均有60-70名兒童被癌症奪去了生命。不幸患上癌症的兒童,往往因接受化療而令白血球數量下降,導致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到感染,或甚至因感染而死亡;這情況約佔癌症病童所有死亡人數百分之三十。現時,病童可留院接受白血細胞促進藥物的注射,助長血細胞增生的功能,而醫院管理局提供的白血細胞促進藥物為G-CSF。由於G-CSF留在人體的時間較短,病童需要留院約一至兩星期,連續每天接受注射療程,稚齡病童在身心所受的創痛、家長所承受的憂慮以及內心的不捨與心疼,實在不言而喻。

在病人自費藥物項目中有一種名為Peg-GCSF的白血細胞促進藥物,藥力有效期較長,病童只需留院數天接受療程便能回家休息,並能降低在醫院受感染之機會。但Peg-GCSF的價格昂貴,每劑約需港幣一萬一千元,屯門醫院大部份病童的家人勻難以負擔。

有見及此,善心醫療基金撥款港幣五十萬元資助貧困病童購買Peg-GCSF,在二零零九年一月至二零一零年三月期間,合共資助了十位病童接受共二十七次注射療程。病童無需長時期留院接受注射,減輕身心創痛之餘,家人也無需經常奔波探望,病童又可有多點時間與家人共聚,在抗癌路上得到家人更多的支持及鼓勵。同時,醫院亦可更有效地運用病床,治理更多癌症病童。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消化內鏡模擬器 - 提升醫護人員技能

2009年12月完成

為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令更多病人受惠,加強醫護人員培訓是不二法門。目前使用電腦「模擬器」或「模擬病人」作臨床技術的訓練愈來愈廣泛,學員經過不斷的操作演練及表現評估,以熟悉及掌握臨床技術的操作。

善心醫療基金撥款港幣約四十八萬元予新界西醫院聯網,購置一部互動電腦「消化內鏡模擬器」作內窺鏡程序臨床技術培訓用途。器材為醫護人員於正式為病人施行治療程序前,提供了使用胃鏡、腸鏡、乙狀結腸鏡等儀器之模擬訓練。在模擬器所提供的真實操作環境下,醫護人員能反覆練習臨床技術,透過不斷的實習、操作與修正,提高他們對進行上下消化道檢查、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等操作技術水平。「消化內鏡模擬器」還附有可以診治息肉、潰瘍及處理突發性出血的模擬訓練。此模擬器材亦有助醫護人員熟習新的手術程序,加深了在解剖、生理及病理等方面的醫學知識,並掌握精確的技術,提高病人安全,同時鞏固臨床服務質素。

消化內鏡模擬器
消化內鏡模擬器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

舒適休憩座椅 - 讓病人及探病親友作休息之用

2010年9月完成

新生命的來臨,是一件充滿期待且喜悅的事,家人都懷著興奮的心情,迎接嬰兒的誕生。看一看寶寶的可愛笑臉,聽一聽寶寶的清脆哭聲,這都已令大人們不亦樂乎。能夠讓爸爸和祖父母聚在一起,逗弄剛降臨的心肝寶貝,那就更最好不過了,因此產科病房便成了家人探望小天使的聚腳地。

屯門醫院的婦產科位於主座七樓,為了讓前來探望的家人能在舒適的環境下與寶寶共處,並減輕病房擠迫的情況,善心醫療基金已撥款予屯門醫院,於七樓的寬闊走廊建設一個休憩區,放置悅目舒適的休憩座椅,作為新生兒家庭相聚的小天地。

此外,不少病人需要穿梭醫院不同大樓接受治療,對於身體虛弱的病人以及長者本說,頗為吃力。故此基金亦撥款資助屯門醫院,於主座地下大堂、日間醫療中心二樓演講廳門外大堂及康復大樓二樓大堂,增設新穎美觀的休憩座椅,提供一個舒適、親切的環境讓病人及探病親友閒聊歇息。

休憩區模擬圖
休憩區模擬圖

返回資助項目返回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