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本港大規模爆發登革熱或寨卡病毒感染,醫管局或會調整處理病人的流程,重症病人需入院接受治療。(資料圖片)

若本港大規模爆發登革熱或寨卡病毒感染,醫管局或會調整處理病人的流程,重症病人需入院接受治療。(資料圖片)

從化驗至治療 迅速應變

酷暑夏日,高溫多雨的天氣有利蚊蟲滋生。鄰近本港的東南亞地區正受不同的蚊傳疾病威脅,而本港在7月20日確診今年第三宗日本腦炎個案。面對小蚊子,大威脅,醫院管理局已制定一套應變和防感染控制的機制,隨時應對大型蚊傳疾病爆發;同時與各政府部門合作,加強防治蚊患,鞏固醫院範圍的防蚊罩。

若本港爆發蚊傳疾病,醫管局會就應變級別、臨床診治、入院安排和化驗檢測四方面,作出相應措施。同時,亦會密切監察鄰近地區及世界各地的情況,與各政府部門緊密溝通。若醫院發現確診個案,會立即加強院內及周邊環境的滅蚊措施,防止病毒散播。

現時登革熱、寨卡病毒感染、日本腦炎及瘧疾是本港法定須呈報的蚊傳疾病。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數據,本港過去五年的登革熱個案呈上升趨勢,由2012年的53宗增加至去年的124宗;而今年截至7月12日,共錄得54宗。本港亦偶有出現零星的寨卡病毒感染、日本腦炎及瘧疾個案。總感染控制主任辦事處副顧問醫生莊慧敏表示,大多數感染個案從外地傳入,所以醫生應診時除了詢問病人病徵,還會詢問外遊紀錄以及有否曾被蚊叮咬,以便安排合適的檢測及治療。

醫管局針對登革熱及寨卡病毒感染,均設有應變機制,其中登革熱疫情分為「零星個案」、 「流行病」及「地方性流行」三個階段。至於寨卡病毒感染,則配合政府,將應變級別劃分為「戒備」、「嚴重」及「緊急」三個應變級別,當社區出現大量感染個案,就會由現時「戒備」級別升至「嚴重」級別;若多區爆發,便再升級至 「緊急」。醫管局中央指揮委員會、緊急應變策導委員會和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亦會適時召開會議,指揮及協調應變工作。

感染及應急事務高級行政經理龔澤民說,綜觀各地爆發登革熱和寨卡的經驗,感染個案可能短期內迅速增加,若本港出現大規模爆發時,大量感染個案會湧至急症室求診。為紓緩醫院及急症室的負擔,局方會因應疫情,分階段把16間普通科門診轉為「指定診所」,集中治理出現輕微病徵的疑似個案和確診病人。局方會視乎當時情況及參考衞生防護中心的意見,調整處理病人的流程。病情輕微者無需入院,但每天要到指定診所覆診,直至徵狀完全消退兩天為止;重症病人需入院接受治療。

莊醫生補充,孕婦在懷孕期間感染寨卡病毒有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症」,所以醫管局已於今年7月中開始為已知懷孕的病人在產前準備經寨卡病毒檢測呈陰性的血液或血製品;每年可供應5,000包已檢測血液,有需要時可增加供應至一萬包。

同時,醫管局轄下七個聯網的化驗室會支援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檢測工作,以應付大規模的爆發。以登革熱和寨卡病毒感染為例,化驗室可於24小時內檢驗病人是否確診感染,有需要時會增加每日可處理的樣本數目。

此外,醫管局今年5月曾參與由衞生防護中心舉辦代號「月光石」的跨部門演習。演習模擬一名香港葵涌八號貨櫃碼頭(西)的工人感染寨卡病毒。演習加強了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的應變及協調能力,亦有助豐富前線醫護人員的實戰經驗。

醫管局今年7月中起,為捐贈的血液進行寨卡病毒檢測。

醫管局今年7月中起,為捐贈的血液進行寨卡病毒檢測。

醫管局早前參與「月光石」演習,測試一旦出現寨卡病毒感染個案時,與各政府部門和機構的協調能力。

醫管局早前參與「月光石」演習,測試一旦出現寨卡病毒感染個案時,與各政府部門和機構的協調能力。

頁首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Google+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