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產後的精神健康問題

大部分人都覺得懷孕、生育是一件開心的事。事實上,在懷孕的過程中和生產後,女性在生理及心理上會有很大的變化。加上荷爾蒙的改變及角色的轉變、家庭問題及照顧嬰兒的責任等,皆可引致產婦變得情緒低落、易怒、暴躁和困倦,而身邊的人亦感到困惑。可是,很多婦女只專注照顧嬰兒,而忽略了自己的情緒變化和周邊事情,甚至患上了產後抑鬱症也不知道。這樣不但對母親的身心造成困擾,也對其照顧嬰兒的能力,及對嬰兒日後的成長構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實在不可輕視。

1. 產前情緒變化

約有百分之十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會有情緒困擾、甚至持續至產後,演變成為抑鬱:

成因 : 現存的問題或社交心理問題

徵狀 : 通常發生在第一孕期和第三孕期

  • 第一孕期 :

    對懷孕產生矛盾,特別是意外懷孕和未婚懷孕

    初期懷孕的身體不適,產生適應性障礙

  • 第三孕期 :

    對胎兒是否健康感到擔心

    憂慮生產過程

    對懷孕後期加添生活上的限制和身體不適感到困惑,失眠

接受社交心理治療,加強心理輔導及支援、作出思想及環境上的準備、調適,有助減輕情緒困擾。不過如果情緒問題持續,可尋求母嬰健康院幫助,作出適當的評估或轉介,或直接諮詢醫生意見。

2. 產後早期情緒化狀況

約有百分之三十至八十產婦在分娩後第三至五天有情緒不安,悶悶不樂的現象,而狀況可持續一至十天:

成因 : 生理上如荷爾蒙的變化亦可增加病發的可能。同時,初為人母,沒有育兒經驗和經期前有緊張情况者較易發病

徵狀 :
  • 患者會出現短暫情緒波動、緊張、心情低落、容易發怒
  • 心理甚為敏感、容易哭泣
  • 失眠,難以集中精神
  • 感到與嬰兒疏離,甚至行為思想變得混亂

如果得到家人的安慰、支持以及得到身邊人的了解,一般無需其他特別治療。一旦病情有惡化趨勢,應尋求醫生意見。若然處理不當,可引致產後抑鬱症。

3. 產後抑鬱症

醫學研究指出,每一百位產後婦女當中,便有十至十五位患上此病,患者多於產後四至六星期發病,其症狀與「產後早期情緒化狀況」的症狀相似,只是更加多樣化、情況更嚴重、發病時間更長,嚴重者可持續六至九個月,甚至超過一年:

成因 :
  • 角色轉變、育兒問題
  • 荷爾蒙失調等生理因素
  • 家庭經濟、婆媳關係、居住及工作轉變
徵狀 :
  • 持續情緒低落、沮喪、憂愁,無故的哭泣或欲哭無淚
  • 對所有事物提不起興趣
  • 心情緊張及急躁、非常容易發怒
  • 感到焦慮,缺乏自信心、自責內疚
  • 欠缺動力、失眠、容易疲倦
  • 飲食習慣改變,體重驟降,因為食慾不振,或暴食以致體重驟升
  • 反應遲鈍,心神恍惚,難以集中,不能作出結論
  • 過分擔心自己的孩子,或對孩子失去興趣,恐懼嬰兒哭聲,抗拒與嬰兒親近,感到不能應付生活
  • 思想負面,萬事感到灰暗,甚至討厭孩子,認為生育帶來不幸
  • 嚴重患者會有妄想病徵,甚至出現自殺和殺嬰的念頭

及早察覺病徵,尋求母嬰健康院服務,作出適當轉介和治療,一般治療效果理想。除了心理輔導及婚姻治療外,如病徵持續,可能需要藥物治療。而往後懷孕期復發機會有百分之二十至四十。

誰較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 ?

任何剛生產的女性都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症,以往曾患產後抑鬱症的產婦較大機會患上此症:

  • 有家族病史或曾有抑鬱問題的女性,有較大機會患上此病
  • 缺乏家庭計劃、未有為生育作準備 (如未婚、年輕懷孕)
  • 懷孕期間遇上不幸的事情 (例如失業、喪親)
  • 生活上的轉變、婚姻或婆媳關係不協調,或有家庭經濟問題
  • 在懷孕或生產期間有問題者,例如:難產、生產時失血過多或新生嬰兒死亡
  • 產後缺乏支援、過分操勞或失眠
  • 照顧健康有問題,易啼哭或早產嬰兒
產後抑鬱症對產婦造成的影響:
  • 引致產婦失去自信
  • 引發自殺、殺嬰或虐兒的危機
  • 影響母子感情,而產婦在患病期間會失去照顧嬰兒的能力,影響嬰孩的成長,更妨礙家庭的正常生活 (Siu et al., 2010)
  • 引發婚姻危機
  • 可引致產婦對再次懷孕產生恐懼
預防產後抑鬱症的方法:
  • 計劃生育,在經濟和居住上作好準備
  • 認識做母親的責任
  • 多認識有關懷孕期間生理上的轉變、生產的過程、產後護理及育嬰知識,多參加健康講座和產前實習班
  • 丈夫需要有積極的態度,對懷孕、生產前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認識,多支持及關心太太,協助承擔家務,讓太太較易適應懷孕期及生產的轉變
  • 在懷孕及生產後,避免有太快和太大的生活轉變,例如轉職或搬遷
  • 足夠的休息和睡眠
  • 把家務適當地分配,抽出一些私人空間,以作調劑及舒緩情緒
  • 加強個人或家庭的溝通,提升心理的質素

4. 產後精神錯亂

這是罕見但嚴重的產後精神病,平均每五百位產後的婦女才有一位病發,通常發生在產後第一至兩星期, 而病情會迅速惡化,需要立刻安排治療:

成因 :
  • 可能與遺傳有關
  • 身體因素,如荷爾蒙分泌變異
  • 未婚或初次分娩、濫藥
  • 面對嚴重打擊,例如胎兒夭折等
徵狀 :
  • 情緒急劇變化
  • 無故對着空氣說話
  • 出現幻聽、幻覺
  • 有被他人傷害的奇異想法
  • 有自殺及殺嬰的念頭

及早察覺病徵,接受適當的轉介和藥物治療,可減低病症出現的風臉,以及達到完全康復。而往後懷孕期復發率會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5. 舊精神病復發

生育是一個導致精神病復發的高風險時期,發病率有百分之零點二 ,主要是精神分裂。曾患精神病的婦女再打算懷孕,宜及早通知家人和醫生,以作出適當的準備及監察。

在產後,婦女除了有可能患上產後抑鬱症外,亦有可能患上各類型的焦慮症及與壓力有關的情緒病如下:

6. 產後的焦慮症

  • 強迫症
  • 廣泛性焦慮症
  • 驚恐症
  • 廣場恐懼症
  • 創傷後壓力症
強迫症

強迫症的主要病徵有兩大類:

  • 強迫性思想
    患者在腦海中不斷重覆地思考某些事情、句子、影像或一些衝動的念頭。 患者很清楚這些思想是多餘的,她想控制自己不要重覆地去想,但是,通常都不能成功地控制。
  • 強迫性行為
    患者不斷的重覆某些行為。例如重覆的清潔及點算行為。患者很清楚這些行為是多餘的,她想控制自己不要重覆做這些行為,但是,通常都不能成功地控制。

另外,強迫症患者亦會有強烈的焦慮徵狀。患有強迫症的產後婦女可能會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想傷害自己嬰孩的念頭或景象,繼而不敢與嬰孩獨處。有一些患有強迫症的產後婦女,會不斷的在想自己的嬰孩可能會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繼而有重覆的清潔行為。

廣泛性焦慮症

患者會為各種瑣碎事而擔憂,而她的憂慮並不只在某些環境、情況,或是在面對某些事物時出現。另外,患者會有各方面的身體徵狀例如:眼矇、耳鳴、口乾、心跳、手震、冒汗、腸胃不適等。

驚恐症

患者在出現一次恐慌突襲後,不斷地憂慮會再一次出現恐慌突襲,亦會擔心恐慌突襲會令他死去或失控。在恐慌突襲出現的時候,患者會在很短的時間裏,突然感到很驚慌及有各種身體的變化,例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

廣場恐懼症

患者會害怕外出,亦害怕到達人多擠迫的地方。另外,有些患者會懼怕乘搭長途車,或去到一些若有意外發生的時候,她難以逃離的地方。患者亦有可能出現恐慌突襲的情形。

創傷後壓力症

患者在遇上重大事故後出現的情緒後遺症。患者會有三大主要徵狀:

  • 常處於戒備狀備
    患者常感到焦慮及緊張,不能放鬆。
  • 回閃及夢魘
    患者會不斷的在腦海中出現回閃的現象(即是那重大事故的發生經過或片段,不斷的不由自主地出現在腦海中) 。患者會在晚上出現夢魘,做與重大事故有關的夢。
  • 逃避
    患者會刻意逃避所有能令自己想起創傷的事件或重大事故裏的人及物,也盡量避免提及那重大事故。產後的婦女有可能因為生產的過程(若過程並不順利)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產後的精神健康問題對母親與嬰兒間的關係的影響

產後的精神健康問題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母親與嬰兒間的關係 (Mother-Infant Relationship)。母親與嬰兒間的關係是兒童的認知及情緒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一份在香港核准了及在國際文獻刊登了的中文版親子關係量表 (Siu et al., 2010), 若總分超過了二十五分,母親與嬰兒的親子關係便可能出現了問題。

(感謝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蕭慧敏醫生撰寫本文章)

延伸閱讀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amphlets
精神健康教育小冊子
產前產後的精神健康問題
© 2024 | 醫院管理局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版權所有
捐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