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姑娘,不但我有病,妳也有病,是職業病!」參加摺紙角組的強哥取笑陳姑娘。
陳姑娘不論在港逛街、出外旅行,看見新奇的東西、好看的畫面,都會不知不覺地想著:「能不能用來做手工藝?是否令工藝更有新鮮感,更有吸引力?能否更訓練到記憶力?這樣製作短片好不好?」這天,又從韓國扛回一個可做心型盒的壓模機,一大堆參考書回醫院。
醫院裡的遊樂園,主持人都是醫院裡的職業治療師、手藝導師,病人服務助理。
要在醫院建立手藝遊樂園,是很不容易的!要考慮、構思的很多:首先確保工具和過程安全,同時,要有遊樂的趣味性,也要培訓「主持人」,投入帶領組員們,進入遊樂園,發揮手工藝於身心復康的功能,產生藥物以外的治癒力量。
職業治療師Betty
一切都有可能
患上抑鬱的病人,大部份都是太多負面、失敗的經驗,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事無成,迷失自己,不知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所以,每個人來到時,都是認為自己做不到的。
首先,要幫助組員認識自己:「我喜歡做什麼?」選他喜歡的,踏出第一步。
然後,由淺入深的,淺的做到了,信心就來了,便可以繼續前進,每一步都做到了,信心就大增。到作品完成時,失去的信心,就會回來了:
「你做到了!」當他們親自經歷,由自己認為做不到,到真的果然親手做到,便知道原來一切都有可能的。
沒有壓力的手作工藝
在手藝組裡,就像個遊樂園,只是來玩手作興趣班。與社會要做的工作不同,這裡所做的,只為開心,沒有目標的,不是為賺錢、交貨而做。只要沒有壓力,就能開心了。
一個只售 $35的布公仔,裡面就有4個組員的心思在裡面。這些公仔,意義比商品大!
職業治療師張姑娘
中風病人愈早訓練,康復愈好
手、眼、腦並用的穿珠訓練,對活動能力受影響的中風患者的康復,是十分有用的。拿大珠、執小珠、穿粗線,穿幼線,很細微的動作,由粗入幼的,不但可使手部及手指變得更靈活,增強康復者的大腦活動能力,更可鍛鍊手、眼協調。參與穿珠訓練後,手部活動能力大大提升,能獨立處理日常工作及家務。
中風康復者,性格大部份是比較急的。穿珠需要較大的耐性,幫助康復者學習慢下來,學習透過活動恢復肢體的控制及協調。
中風康復者,能夠愈早接受訓練,腦部受損細胞便愈快復元。原來「慢」不僅幫助中風後的肢體活動能力,還可以幫助患者調整生活的節奏,讓他們學習「慢活」,過一個更健康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透過小組訓練,他們能明白和接受自己,亦能重拾自信去面對及獨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他們彼此間更建立了友誼,互相鼓勵及扶持。
職業治療師陳姑娘
習慣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
要從迷失中跳出來,需要保持覺察,自省的能力。
如果讓自己重覆地想不開心的事,就出事了!腦和心,不應只被不開心的、負面的事佔據。
學習停一停,想一想:
我要這樣下去嗎?
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
想不想要自己有say的人生?
想不想尋回自己頭上的一片天?
想的話,遊樂園幫助你!
織手繩的口訣「左上右落順時針」是組員創作發明的,還畫了在繩架上,可知人人都潛藏著創意。現在還將口訣記號劃在繩架上,大家都用。
醫院開放日來了,20多個組員,用了20多日,摺了8,800多個紙角,砌出兩呎高的「OT Buddy」來。這個Buddy成為了醫院的吉祥物,大受歡迎。看! Buddy笑得多開心,因為做它出來的人,做得很開心!
工藝導師Suki
鼓勵有意見就說出來
手藝遊樂園,是有各種手藝,大家一起遊樂的花園。這裡大家都是康復者,沒有歧視,心裡有什麼委屈,都可以放膽講,自由自在。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合作完成作品,自由的。
很多人患病之後,親友、工作的網絡都斷了,遊樂園會協助「撮合」他們與家人改善關係,不需孤單的獨自面對逆境。
做手工藝,由不懂到懂,是要跟隨導師學習的,學習的過程,就等於在不知不覺間學習聽從指示,減低自我執著。
手工藝是從基本到複雜,會引導組員加入自己的心思。有意見的,鼓勵他們敢於說出來,言之有物的話,都會被接納,一起去實踐,將作品豐富起來。
日常Day time有事可做
所有康復者,很多人出院之後,都閒在家裡無所事事,病患和問題又會來了。手工藝可以在家做,讓他們日常有「工作」可做,失眠可以摺紙角,逛街可以找參考書。
有天份的人,藝術潛能被發掘,成為一技之長,大大幫助他們重新投入社會,尋回自己頭上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