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通訊第52期 (2025年10月號)

打造歡樂空間 發放奇妙力量

屯門醫院急症室新急救房投入服務
智能設備提升急救效率與安全

屯門醫院為應對日益增加的服務需求,並提升急症服務質素,急症室早前開始分階段進行擴建及翻新。工程不僅優化空間布局,全新的急救房和創傷房已投入服務,急救過程更順暢;更引入了多項智能科技設備,標誌著急症室邁向更高效服務、更安全的新階段。

關鍵部門集中化 建構無縫急救鏈

今次工程重點之一,是將創傷房、急救房及放射診斷服務等重要設施,集中遷移至原有的舊翼位置。這項策略性佈局打造了一條「一站式急救鏈」,讓危重的病人,特別是嚴重創傷的個案,能在同一區域內快速進行復甦、緊急手術及即時影像診斷,大幅縮減運送時間與距離,為拯救生命爭取每分每秒的黃金機會。

智能病格與電子藥櫃 輔助精準治療

除了硬件擴充,新急症室亦著重「智能升級」。病格內安裝了多個高清顯示屏,可同步接駁病人的監察儀器、電子病歷及X光或電腦掃描等影像系統。醫護人員無需往返不同屏幕,便能一目了然地綜合掌握病人的實時生命表徵和過往病史,使臨床判斷更全面、更精準,顯著提升團隊協作效率。

同時,急症室內增設了電子藥櫃。這套系統能嚴格管理及記錄所有藥物的存取,有效確保藥物劑量與種類的準確性,進一步保障病人用藥安全。


米奇老鼠現身屯門醫院 為兒科門診傳遞歡樂

對需要求診的小朋友而言,每次到醫院都難免緊張及不安,如果有熟悉的卡通角色陪伴在側,相信可以緩解壓力。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專科門診候診大堂,於7月添上色彩繽紛的迪士尼主題壁畫,以及增設流動電影院,為到診病童打造舒適的治療環境,令門診成為「有溫度」、小朋友不再害怕的地方。

米奇老鼠、米妮老鼠、唐老鴨、巴斯光年⋯⋯一個又一個家喻戶曉的迪士尼朋友,通通出現在候診大堂的牆壁上,令所有到診的小朋友都興奮不已;—同樣吸引小朋友眼球的,還有坐落於候診大堂、並播放著迪士尼動畫的流動電影院。全新的環境除了令小朋友獲得更好的候診體驗,更印證屯門醫院一直重視以病人為本的醫療服務。

近百病童及家人參與奇妙派對

為慶祝兒童及青少年科專科門診完成翻新,香港迪士尼樂園早前於門診舉辦「奇妙派對」,邀請約100位病童及家屬出席。活動當日除了遊戲攤位、歌舞表演外,深受大小朋友歡迎的「米奇老鼠」及「米妮老鼠」更驚喜現身,與一眾參加者拍照留念,掀起全場高潮,為小朋友留下難忘的奇妙回憶。

今年12歲、患有貧血的晏侞,從小開始每隔數月就需要到醫院覆診,她對於翻新後色彩繽紛的候診大堂感到非常開心,認為可以令她不再緊張,覆診時就彷如置身迪士尼樂園,變得輕鬆自在。

屯門醫院副行政總監、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澤荷醫生表示,兒童及青少年科專科門診自2001年起啟用,至今已超過20年,為新界西地區的小朋友及青少年提供多項專科門診服務。是次得到香港迪士尼樂園支持,捐贈主題壁畫及流動電影院,為專科門診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令小朋友及大朋友都非常開心,同時緩解小朋友候診的緊張情緒。

除了主題壁畫及流動電影院外,承蒙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捐助,兒科診所候診大堂今年內亦會換上新傢俬,為候診者及訪客提供更好的體驗。


急症室試行「智貼身」
持續實時監察候診病人安全

急症室的運作非常繁忙,為了幫助醫護人員更有效監察正在候診的病人,新界西醫院聯網研發「智貼身」穿戴式遙距生理及定位監察裝置,並率先在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試行。「智貼身」能持續監察病人在候診時的維生指數,同時具備定位功能。如系統發現異常情況,會透過儀表板和手機應用程式通知醫護人員,以便為病人提供即時協助。

監察高風險病人多項維生指數 及時通知醫療團隊跟進

病人在急症室分流後,醫護人員會為特定有較高風險惡化的病人配戴「智貼身」裝置。其中以有吸氧需要的病人為例,「智貼身」能在病人候診時持續監察實時的血含氧量,並在突發情況時立即通知醫護人員處理;此外,視乎臨床需要,病人亦可額外佩戴持續量度血壓、心跳等維生指數的裝置協助監察。帶領研發的新界西醫院聯網資訊科技統籌雷俊達醫生指出:裝置旨在加強持續監察一些有高風險惡化的病人,減低他們在候診時發生意外的機會。」

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儀表板及其他電子設備,隨時了解病人的實時維生指數。裝置的定位功能亦能協助醫護人員搜尋病人所在位置,以便盡快提供醫療服務。博愛醫院急症科駐院專科醫生梁嘉儀說:「部分精神疾病、認知障礙、視障及聽障患者等,在候診時有機會走失,為了避免事故發生,我們都會為這類病人佩戴手錶,從而掌握他們的位置,以策安全。」

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率先於急症室試行「智貼身」,團隊亦有向急症室醫護人員提供相關培訓,希望能將裝置運用於合適的病人身上。團隊未來將收集更多數據,優化及改善系統,長遠提升醫療安全。


青山醫院「創智坊」 活用創新科技
融入精神復康治療

虛擬實境技術(VR)目前已在社會多個領域被廣泛應用,而青山醫院作為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療的先驅,正積極探索將創新科技融入精神健康治療,其中職業治療部於今年初成立創新科技實驗室「創智坊」,為患者提供另類的復康訓練及治療。

創智創新 突破傳統治療方式

「創智坊」是專為精神復康患者而設的首個創新科技實驗室,結合VR、多媒體與互動技術,提升治療效能及激發患者參與治療的動力。

為了推動將創新科技應用於治療服務,青山醫院成立了「創新科技服務及發展專責小組」,小組主席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黎鎮麟分享:「相較傳統治療方式,VR具備高度互動性與趣味性,能增加患者的參與動機與治療成效;同時突破地理限制,即使身處醫院,亦能『走進』世界各地或模擬社區場景。靈活可控的特性也為患者提供更安全、循序漸進的復康訓練環境。」

復康之路 創新科技成一大助力

「創智坊」亦為患者設計出多元復康訓練內容,涵蓋認知、自我管理、生活技能及感官體驗四大範疇,全方位鍛練患者各項能力與技能。青山醫院職業治療部部門經理曾美兒分享:「患者可在VR中透過互動活動實踐所學的技能,並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從而強化自信與獨立能力。」

職業治療部亦於去年第四季推出兩項先導計劃,分別邀請重性精神病患者與老年精神科患者參與,驗證創新科技應用於精神復康治療的可行性與成效。結果顯示參加者透過VR放鬆練習,抑鬱狀況與壓力情緒均得到明顯改善;同時,相比傳統復康訓練,參與創新科技組的患者在治療動機與溝通能力方面皆有顯著進步。兩項計劃結果均證明,與傳統治療方式相比,創新科技組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患者反饋亦更正面。

曾美兒表示,創智坊將積極拓展VR等技術應用於更多復康範疇,期望為不同需要的患者提供多元、個人化與高效的治療體驗,實現創新與復康的深度融合。


新界西醫院聯網青年義工計劃2025

每年暑假,新界西醫院聯網各間醫院均會多了一批年青臉孔,於不同部門熱心地協助病人,這批參加了青年義工計劃的「新力軍」為支援病人及醫院運作注入活力,提升病人體驗。計劃亦可為有興趣投身醫療行業的同學奠定基礎,讓他們日後能實踐所學服務病人,達至醫院、病人及青年義工「三贏」。

暖心安慰 陪伴病人走過逆境

「婆婆你做得很好啊!我們一起來做多一組運動好嗎?」青年義工 Carina 和 Daniel 趁著暑假,來到醫院病房陪伴年長病人進行復康訓練,青年義工的鼓勵和陪伴令病人能輕鬆渡過訓練時間,在不經不覺間便完成復康運動,提升病人的動力。

部分病人住院時間較長,有較多機會與青年義工見面。每當得知病人的康復進度理想,很快便能出院時,Carina都會為他們感到非常高興。將來有意成為醫護人員的她,認為參與醫院義工服務讓她能學習以同理心照顧病人,「病人的康復過程可能很困難,他們或會感到痛苦,認識他們之前我都沒想過原來會發生這些事,平時我沒機會接觸病人,通過和他們聊天,讓我更了解他們的感受。」

Daniel 形容計劃不單只是義工服務,「有些較『精靈』的病人會和我們分享心路歷程,如何捱過艱苦的日子,亦有些病人比較疲弱需要插喉,這些經驗彷如一次生命的課程,讓我意識到生命是無價的,要懂得感恩和珍惜身邊的人。」

耐心協助病人 部門齊讚好

新界西醫院聯網自2023年起以聯網形式舉行青年義工計劃,以進一步整合資源並令計劃更多元化,義工有機會到聯網轄下的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及青山醫院參觀和訓練。計劃每年均會因應聯網最新的服務發展加入新元素,擴闊青年義工的視野。

醫管局近年積極推動以科技理順病人的醫療流程,青年義工在推廣「HA Go」和教導病人使用一站式電子服務站方面,均發揮了很大作用。新界西醫院聯網基層及社區醫療服務總監吳楊城醫生表示,不同部門均十分欣賞義工的耐心,分擔了同事在教育及回答病人查詢的工作,甚至希望能有固定的青年義工當值及延長服務時間,「醫護同事忙於維持診所日常運作,青年義工指示病人登記、帶到候診區、取藥、預約覆診或抽血等,令病人求診的流程更順暢,臨床部門均十分讚賞。」

參與計劃的青年義工亦會參觀醫院不同部門,例如急症室、老人科日間醫院、藥劑部、廚房及殮房等,全方位認識醫院運作。今年聯網邀請義工就推廣「HA Go」、禁煙宣傳及優化醫院路徑指示方面提供意見,鼓勵他們發揮創意,探索將創新理念融入醫療服務。不少青年義工於暑假後,仍會恆常於課餘時間回來幫忙,成為醫院的重要一員,並充當新義工的朋輩導師,分享經驗及心得,傳承義工服務的精神。


中秋人月兩團圓 醫護關懷顯愛心

“病情不能逆轉,但人生可以向前走。”

在中秋佳節,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的日間寧養中心特地為來覆診的病人設置「中秋燈籠牆」,讓他們在醫院也能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並參與其中。

燈籠牆的佈置非常有心思,且具有傳統特色。中心不但備有巨型月亮燈等的小道具讓病人及家人拍照留念,也預備了多張許願卡,讓他們寫下對健康與平安的祝願。不少病人都主動請求幫忙拍照,場面溫馨而熱鬧。

日間寧養中心的同事表示,雖然布置花費了不少時間,但見到病人燦爛的笑容,便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癌症的治療過程漫長而艱辛,對病人和其家人而言,不僅是身體的挑戰,也是一場心理上的考驗。希望他們能夠暫時脫離冷冰冰的治療環境,紓緩因患病和治療帶來的壓力。

在這個象徵團圓的節日裡,中心同時準備了一盞盞「月亮小燈」送給病人。這顆小月亮不僅是節日的象徵,更蘊含著醫護送出的心意與祝福。手心裡的月亮雖小,卻能夠去照亮和溫暖病人的心,讓關懷與團圓在醫院中同樣圓滿。這一刻,醫院彷彿不再只是進行治療的場所,更是延續生命溫情的地方。


結合社區力量
與漸凍病友暖暖同行

施誌威搖曳雙手,與舞伴翩翩起舞。數年前,他確診俗稱「漸凍人症」的運動神經元疾病,身體機能逐步衰退,如今四肢已完全失去活動能力,並需依賴呼吸機協助呼吸。「你叫我跳舞,怎樣跳?」這不止是誌威的感嘆,也是一個問題:在生命漸漸被限制之時,漸凍人如何仍能活出尊嚴?

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康復科)顧問醫生鄒兆麟坦言,漸凍人症是極殘酷的疾病:「原本精力充沛的患者會目睹自己在短時間內肌力衰退、行動困難,連說話,吞嚥和呼吸功能都逐步喪失。」以往病人確診時多已屆晚期,還要分別往返不同專科覆診,既耗時又消耗心力,病情往往在奔波與無助中逐漸惡化,不論病人或家人,都身心疲憊。

跨專科合作治療漸凍人

為了應對這挑戰,幾位包括腦神經科、康復科、呼吸科、腸胃科及紓緩治療的內科醫生,於2011年成立「跨專科漸凍人團隊」,早期通過協調門診及加強內部溝通改善對漸凍人的醫療照顧,並在2019年屯門醫院日間康復中心啟用後,由康復科醫生及專職醫療組成跨康復專科,成立漸凍人症樞紐先導計劃,令病人可在患病早期,甚至早在懷疑階段,已能接受一站式全面跨專科康復評估。除此之外,有別於一般康復服務,中心推行「前瞻式」康復管理策略,預視病情將來的轉變,預早提供相應的康復準備及環境配套安排,以協助病人駕馭疾病轉變帶來的挑戰。

回顧臨床數據,接受跨專科服務的患者,存活期中位數為20個月,較沒有接受相關服務病者約9個月的存活期為長。更重要的是,他們並沒有因此增加住院時間,而是多了與家人共同在社區生活的寶貴時光。

從醫社協作優化成「醫社融合」康復模式

內科及老人科(康復科)專科醫生呂慧翔亦表示,對病人來說,延長生命之外,更重要是如何「生活」。因此,屯門醫院康復科今年進一步與香港復康會合作,組成首個「暖暖同行」綜合康復團隊,把醫療與社區資源融合,暖暖同行「一隊人」同行,一起家訪、評估、規劃治療與生活,讓病人在醫院與社區間無縫過渡,並活出精彩。

生命價值在於活在當下

在「暖暖同行」支持下,施誌威不僅延長了生命,更重新找到生活趣味。他四肢不能動,卻活得燦爛。他參加舞蹈工作坊時笑著說:「雖然我現在動不了,但那一刻很親密,很開心。」

誌威與醫護和復康會同工成了朋友。這份熟悉和信任,讓艱難的漸凍人路途,多了一份安穩和溫暖。縱然身體被時間鎖住,「暖暖同行」仍讓他活在當下,活出值得紀念的每一天。


泌尿科癌症個案經理
聆聽 、教育 、陪伴、全方位支援患癌病人

泌尿科癌症包括最常見的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陰莖癌及睪丸癌,其中前列腺癌更是本港男性第三大最常見癌症,新症數目自2021年起大幅上升。為了更全面支援癌症病人,屯門醫院自2022年起開展泌尿科「癌症個案經理」計劃,由資深護師「一條龍」陪伴病人走過由確診至治療的抗癌道路。

從確診到康復 婦科癌症個案經理全程護航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及卵巢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之列,過去十年發病率持續上升。癌症新症越來越多,社會對公營醫療的相關服務需求更大。屯門醫院婦科自2021年起推行「癌症個案經理」計劃,由資深護師協助跟進合資格的病人,成為她們的抗癌夥伴。

緊貼病人治療及情緒需要

資深護師楊倩如是屯門醫院泌尿科癌症個案經理,每年跟進接近400個新症病人。楊姑娘表示:「癌症病人需要經歷漫長的治療期,包括與醫生會診、術前檢查、接受手術,直至出院後的復康。個案經理會由病人確診起開始跟進,緊貼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從而提供合適的支援。」

楊姑娘又指,一般病人起初會感到徬徨和無助,除了安撫他們的情緒,亦要耐心地向病人解釋病情,以及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減輕他們的不安。楊姑娘憶述,曾有一位膀胱癌病人堅拒進行腎造口手術,令及後的治療無法順利進行。「泌尿科的癌症病人很多時候需要進行造口手術,但礙於外觀問題,部分病人會覺得難以接受。但我們要教育病人,造口對治療的重要性,以及護理方法,希望長遠改善他們的自理能力。」慶幸地,該位病人最終亦信任楊姑娘,願意配合團隊建議的治療。

擔任跨專科橋樑 及時為病人解難

個案經理除了會直接解答病人的疑難和查詢,亦會與跨專科團隊合作,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支援,例如會與腫瘤科醫生商討治療手法,以及與放射科醫生跟進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報告等。

楊姑娘說:「治療的過程和資訊繁複,當病人有疑問時,都可以直接致電個案經理的辦公電話。我們可以即時解答病人,或請他們到醫院檢查情況。」

除此之外,個案經理亦會與癌症病人資源中心合作,定期舉辦講座,並邀請同路人分享經歷,藉此鼓勵其他病人。

病人由確診到根治性的治療,歷時至少大半年。楊姑娘形容,在這段時間裡,個案經理就像病人的家人,時刻聆聽他們的需要、教育有關病理的常識,最重要是耐心地陪伴他們這段路。


聯絡我們

《新界西醫院聯網通訊》由新界西醫院聯網公共事務及籌募組編印,並上載至新界西醫院聯網各醫院網站。如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與公共事務及籌募組聯絡。

電郵:ntwc.pa@ha.org.hk
地址:屯門醫院康復大樓五樓公共事務及籌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