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最天然的食物,提供嬰兒所需的養分及抗體。屯門醫院去年12月獲得「愛嬰醫院」認證。在疫情下,醫院的母乳餵哺率亦升至八成多,成績令人鼓舞。
根據世衛建議,母親應以全母乳餵養嬰兒至六個月大,然後在母乳外逐漸加添半固體食物,並繼續餵養嬰兒至兩歲或以上。醫管局婦產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歐陽錦全醫生指︰「『愛嬰醫院』認證所需的準備功夫絕不簡單,醫院需以建立母乳餵哺友善環境作為目標,不斷提升醫院設施、醫護人員培訓水平,以及加強推廣母乳餵養活動等,才能一步步通過各個認證階段。」
認證過程及準備功夫絕不簡單
屯門醫院婦產科顧問助產士蕭秀湄表示,醫院要取得認證,必須在承諾的 5 年內通過五個證書階段,達到愛嬰醫院標準。屯門醫院於 2016 年開展認證程序,並成立「屯門醫院愛嬰醫院行動工作組」訂立醫院相關政策,包括加強產前教育及開辦嬰兒餵養講座,為孕婦提供哺乳知識及輔導等;去年 12 月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的愛嬰醫院香港協會認證,符合成為「愛嬰醫院」的 10 項指引,包括協助母親產後立即或盡快施行無間斷的母嬰肌膚接觸,並指導母親觀察嬰兒的覓食訊號和盡早開始餵母乳、實施母嬰同房、只以母乳餵養初生嬰兒等。
除了制訂政策和提供相應配套,醫院亦致力培訓不同職系的醫院員工。蕭姑娘表示,在醫院内所有會接觸或照顧孕婦、產婦及新生嬰兒的人員均需接受相關的培訓,以建立母乳餵養友善環境作為目標,才能一步步通過各個認證階段。她形容整個認證過程「很漫長」,協會的人評估員會定期到醫院實地探訪觀察,包括進入產房實地觀察整個生產過程及產後的母嬰護理照顧狀況。
疫情期間提供網上產前支援
新冠疫情為醫院服務帶來很大挑戰,醫院在疫情下靈活變通,改為舉辦網上講座,繼續為孕婦和新手媽媽提供有關產前準備和嬰兒餵養的培訓及支援。除了一般諮詢外,不少準媽媽和新手媽媽都特別關心疫情和新冠疫苗的相關問題,醫護人員一一為她們解答疑難,並鼓勵她們接種新冠疫苗保護自己,及透過餵哺母乳將抗體傳給嬰兒。
愛嬰醫院認證計劃知多少?
愛嬰醫院行動是世界衞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 1911 年發起的全球行動,主要目的是提倡所有提供婦產服務的醫院能達到「愛嬰醫院」的服務標準。
愛嬰醫院認證階段
意向認證意向認證 ➔承諾證書承諾證書 ➔第一階段實踐證書第一階段實踐證書 ➔第二階段實踐證書第二階段實踐證書 ➔愛嬰醫院定名愛嬰醫院定名
* 及後每三年需重檢一次 ,期間須每年呈交內部審核報告。
有關「成功母乳餵哺十項指引」2018(撮要)
1a. 遵守「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及世界衛生大會相關的決議。
1b. 有書面的嬰兒餵哺政策,常規地向所有員工和家長傳達。
1c. 建立持續的監察和數據管理。
2. 確保員工有足夠的知識、能力和技巧來支援母乳餵哺。
3. 與孕婦及其家人討論母乳餵哺的重要性和處理方法。
4. 促進母親於產後即時與嬰兒有無間斷的肌膚接觸及儘快開始餵哺母乳。
5. 支援母親開始和維持母乳餵哺及解決常見困難。
6. 除有醫療需要外,不給予母乳餵哺的初生嬰兒任何母乳以外的食物或飲料。
7. 讓母親能與嬰兒一起及實施二十四小時同室。
8. 支援母親以回應式餵哺嬰兒。
9. 輔導母親有關奶瓶和奶嘴的使用及風險。
10. 協調出院後的安排以確保父母和嬰兒得到適時的持續支援與照顧。
為應對嚴峻的疫情,集中人手及資源照顧病人,天水圍醫院於 2 月 26 日凌晨起,全院 300 張病床改作接收確診病人,為醫管局第一間定點醫院。急症室會維持運作,但救護車只會將有緊急需要病人送到急症室,其他病人會送到屯門醫院急症室,自行求診人士不受影響。
至於原本在天水圍醫院留醫的病人,陸續轉到其他醫院。其他服務方面,天水圍醫院的專科門診會維持服務,專職醫療、放射和透析治療的病人會獲安排到其他醫院接受治療,或改為視像診症。
天水圍醫院已規劃新冠病人進出醫院路線,避免重疊,同時加配抽風及空氣過濾設備及為員工提供防護裝備與訓練。
第五波疫情對醫院來說絕對是非常嚴峻的考驗,大量病人湧到急症室,當中不少是老人家和嬰孩。
在屯門醫院急症室服務近 28 年的急症室部門運作經理陳子中形容,從未見過如此艱難的時刻,急症室長時間超負荷運作,同時每天都聽到有同事確診。他說,前線醫護人員在超高壓力下工作,「在工作時,不少同事甚至忘記了下班。」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醫院上下各部門均加入抗疫團隊,盡量協助照顧到病人。陳子中說,「我們同一時間有好多病人需要急救,急救完,便與病房同事溝通和調配病牀。」,醫院同事上下一心,十分團結。
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鄧子霞與丈夫都是抗疫前線人員。她說,醫護人手有限, 面對突如其多大量病人,感到十分吃力。她提到,在深切治療部的病人大多情況嚴重,主要出現肺部衰竭,需要插喉以呼吸機協助呼吸。鄧醫生說,明白不少病人輪候很長時間希望盡快得到治療,醫護人員都是向著同一方向,堅守崗位,盡力醫治病人,希望市民諒解。
紓緩治療是為照顧「病情危重已不可逆轉而生存受限」的病人和其家人或照顧者的方法,以改善其生活質素。透過及早識別、評估及處理痛楚和其他身體上、心理社交上或靈性上的問題,紓緩治療可預防及減輕病人的痛苦。紓緩治療以團隊模式支援病人直至離世,亦在過程中為家屬提供適切的支援及在病人離世後提供哀傷輔導。
在新界西聯網,臨床腫瘤科及內科分別設有紓緩治療團隊,因癌症而需紓緩治療的病人個案一般由臨床腫瘤科跟進,而內科的紓緩治療團隊則主力照顧患有癌症以外疾病的晚期病人。
內科紓緩治療團隊的服務包括:
1. 住院服務
2. 專科門診服務
3. 住院諮詢服務
4. 家居護理
5. 與社區老人評估小組合作 , 並為護士提供培訓,教授適當的紓緩治療技巧。
醫社合作計劃
面對人口老化,慢性病愈趨盛行,亦愈趨複雜,為醫療系統帶來龐大壓力。醫社合作是本港公營醫療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在新界西聯網,不同的非政府組織為出院的病人提供適時的社區紓緩治療支援。其中在香港賽馬會「安寧頌」計劃贊助下,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自 2016 年起與新界西聯網展開醫社合作,由專責計劃的職員和近百名經過相關訓練的義工,每年服務過百名病人,提供包括預設照顧計劃、人生旅程回顧、照顧者輔導,以及安排家居清潔及陪診等服務。職員和義工每月會與醫護團隊舉行合作會議,分享和商討個案資訊。
「醫社合作工作小組」:紓緩及臨終護理服務
新界西醫院聯網於上年度起,在聯網層面逐步加強管治架構。透過發展以聯網為本的平台,促進相關醫護團隊與社區夥伴(例如非政府組織、病人組織)及其他持份者的溝通,一同推動醫社合作的發展。紓緩及臨終護理服務為本聯網集中優先推動發展的服務範疇之一,並於二零二一年十一月舉行第一次的醫社合作工作小組會議,並探討紓緩及臨終護理服務的醫社合作模式,加強對離院病人的過渡性支援。
紓緩治療網上資訊平台
醫院管理局智友站「紓緩治療資訊平台」已推出,網頁包含醫管局紓緩治療服務、徵狀處理、居家照顧、社區資源、「預設照顧計劃」/「預設醫療指示」/ 不作「心肺復甦術」及身心社靈關顧等不同的資訊。
遠程醫療服務
在近期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的契機下,各地均加快步伐開展及 / 或擴展遠程醫療服務。疫情期間,紓緩治療的醫護人員為病人遙距診症,有助減低病毒傳播風險。
繼上期和大家介紹了青山醫院臨床心理學家的工作內容,今期我們到訪了屯門醫院的心理行為健康部為大家介紹 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及天水圍醫院轄下的心理服務。部門 主要服務對象為有醫療需要的住院及門診病人,包括 小朋友、成人、老年人及病人家屬。
屯門醫院臨床心理學家談惠儀分享,病人很多時候為疾病所困擾,身體的病痛或會打亂病人日常生活,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巨大壓力。輕度的個案可能情緒低落,嚴重的個案則會失去希望,並有拒絕治療或尋死的想法甚或行動。「當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有這些情況,我們會透過個別面談、病人小組及其它多元化的專業心理治療,幫助病人和家屬應對心理、情緒和生活上的挑戰,使他們有更多心力和空間專注於醫療上。我們亦會致力加強病人對醫療服務的信任,幫助其積極接受自己的疾病和治療,增強信心面對因疾病帶來的各種轉變。」
臨床心理學家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是協助病人、家屬和醫生之間溝通。 談惠儀指,他們會有系統地分析病人與家屬對疾病和治療方案的反應,讓醫生、病人及家屬有效地溝通療程的目的和重要性,達成治療的共識。
「記得一位患有腦腫瘤的病人病情危急,如不盡快做手術會有生命危險,奈何病人當下處於混亂慌張的狀態,在病房情緒激動,拒絕跟從醫生的安排。透過輔導,病人最終了解並接受自己病情的嚴重性,如期接受手術及其它腫瘤治療,現在病人已經完成所有療程並正在康復中。」
屯門醫院臨床心理學家趙淑賢分享,當病人因意外、疾病(如中風、腦炎、腦退化等)引致腦功能下降,他們會為病人進行記憶、專注力、視覺空間、語言及執行功能的評估,以協助醫生了解病人的能力,為病人適應轉變及重投職場制定合適的治療及跟進方案。同時,透過客觀的評估結果,讓病人及家人明白病人能力的強弱,在相處上更能理解和接納其轉變。
臨床心理學家亦會與病人及家人討論訓練方法,以及運用策略以彌補認知能力上的缺損,從而促進康復及減輕生活上的困難。曾有一名中風病人於重返工作時發現記憶下降,經評估後發現其學習能力因中風而缺損,但透過分類及整理資料法,記憶表現能大大提升至中等至中上水平。經解釋後,病人樂於運用有效的策略改善記憶,從而重拾信心。
除腦功能評估外,心理行為健康部亦會提供一些術前評估,例如減重手術、腎臟移植手術等。臨床心理學家會先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情緒管理、適應力、意願及對手術期望等,以評估手術是否能為病人帶來效益。臨床心理學家亦會按需要為病人提供術前或術後輔導,為病人整體生活改變和長遠健康管理打下良好基礎。
泌尿問題往往會影響病人起居生活,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一度長達六、七年。新界西醫院聯網的泌尿科護士診所於 2011 年成立,加緊照顧有需要的病人。
屯門醫院泌尿科顧問護師李妙玲表示,診所會為病人作診前評估,包括進行腎臟、膀胱和前列腺的超聲波掃描、尿流速率及膀胱剩餘尿量等一系列檢查,若發現異常,會安排病人加快見醫生,有助發現如腎積水、懷疑膀胱或腎臟腫瘤等嚴重病情。曾有病人因尿急、尿頻獲轉介至護士診所,超聲波檢測發現腎臟位置異常,馬上安排見醫生,最終發現是胰臟癌或卵巢腫瘤。
護士診所除了評估,亦要教育病人和協助病人自強,預防疾病或治療所引起的併發症。她憶述曾有病人透過強化盆底肌肉和改變飲水和小便習慣,失禁情況大大改善:「病人覆診時高興地說:『姑娘,真是難而置信,原來真的可以改善病徵七、八成』,我聽到這成績後也很開心,這證明病人必須靠努力下功夫幫助自己才行。」
李姑娘提到,護士診所亦肩負為根治性前列腺或膀胱切除,或安裝腎喉等多項手術的病人,進行術前教育和術後護理:手術前讓病人了解不同療法,並做好術後生活轉變的準備;插腎喉的病人亦要透過術後護理防止腎喉移位及其他相關併發症。診所會邀請病患「同路人」以支援小組形式分享手術前後生活經驗。
目前屯門和博愛醫院兩間診所的團隊,由李姑娘一名顧問護師,帶領兩間醫院各兩名資深護師及其他泌尿科註冊護士,團隊成員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每年服務量逾 9000 人次。
泌尿科護士診所下設多個分科,協助不同泌尿問題的病人:
• 前列腺診前分流
• 下泌尿道徵狀
• 泌尿系統結石分流
• 男性性功能障礙
• 自助導尿術
• 腎喉護理
病人使用腎喉引流小便,以往需要接駁手提尿袋,對病人日常生活甚為不便,部份病人甚至因尊嚴等問題延誤就醫。但新式尿袋可置於腰間,藏於衣服下,配合特別敷料,可以大大減少生活的不便及不適。不少病人經過護士詳細解釋後,都願意接受治療。
時光荏苒,不經不覺屯門醫院由三十多年前還是「初出茅廬」的地區醫院,到今天已是服務新界西超過一百一十萬人口的龍頭醫院,並支援著聯網內另外四間醫院的發展。
從屯門公路落成,到西鐵線的出現,至現時一個半小時便可達新界東的 屯馬線;從 2003 年的沙士戰疫,到這兩年的新冠抗疫;從以往的兄弟班 同心事成,到全面發展系統性管理制度提升服務質素並於 2010 年認證評核中獲取優異成績,到現時擁有近 8,000 人的醫護團隊…… 過程中充滿汗水和淚水,得來不易。陪伴著屯門醫院成長的你,這些片段也許都記憶猶新。
這本紀念特刊的出版,標誌著屯門醫院正邁向更多的里程碑。對於與屯門醫院感情深厚的你,看完這本紀念特刊,或許會勾起你很多回憶與共鳴;對於年青的你,你也不妨當它是一本故事書或歷史書閱讀,裡面載有滿滿的屯門醫院歷史,非常珍貴且值得細味。
出版日期:二零二二年第二至第三季
《新界西醫院聯網通訊》由新界西醫院聯網公共事務及籌募組編印,並上載至新界西醫院聯網各醫院網站。如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與公共事務及籌募組聯絡。
電郵:ntwc.pa@ha.org.hk
地址:屯門醫院康復大樓五樓公共事務及籌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