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通訊第 33期 (2021年 1月號)

天水圍醫院發展成智慧醫院
多功能機械人各司其職

近日大家前往天水圍醫院,有否發覺多了幾名新職員?他們就是醫院的機械人家族。作為智慧醫院的試點,天水圍醫院積極探討如何應用科技以提高效率及質素,引入機械人團隊正是利用科技提升行政效率的例子。

天水圍醫院的機械人團隊預計有七名成員,當中三名已經就位。其中「佳佳」駐守醫院正門,負責指引公眾人士前往醫院地下的不同地點,包括急症室、放射科及電梯大堂等;查詢者只要輕觸屏幕,「佳佳」便會一邊行走、一邊發出聲音指引。「佳佳」的屏幕亦會提供一些參考資料,例如往返醫院的交通工具及衞生防疫小貼士等,好比流動資訊站。

保安清潔工作同樣做到

另一名機械人「安仔」,負責醫院保安工作。「安仔」不單可以在定點駐守,還可以按照預設的路線,在醫院外圍巡邏。保安人員只需透過監察系統連接「安仔」的前置鏡頭,即可進行實時監察,有助保安人員了解醫院一些較隱蔽位置的情況;舉例說假如鏡頭拍攝到有人暈倒,保安人員可即時派員處理。

在疫情下,醫院需要加強清潔,機械人「小清」便可發揮作用。她目前主要於晚間在各層電梯大堂及公眾地方洗刷地板。或許有人會問,機械人跟人手相比,工作質素如何?

天水圍醫院行政總監莊義雄醫生表示,以「小清」為例,因為「小清」負責了走廊等公共地方的清潔工作,人手可集中處理一些更細緻,要求更高的工作及位置,如清潔公共洗手間及抹座椅等。

莊醫生補充,天水圍醫院稍後會引入更多機械人,包括負責運送被服等重物,相信有助減少職員發生工傷意外的風險,保障職業安全;而負責運送藥物的機械人則可加強監察及追蹤藥物運送。

智慧病房設備 減少書寫出錯
資料傳遞更快更準

天水圍醫院的病房均採用智慧病房設計,病房設有中央顯示屏,顯示病人分佈、所需注意事項例如有否採取防跌措施及當值人員名單等,一目了然。各病床旁邊也配備電子顯示屏,註明病人情況,例如需要禁食、防跌等。

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平板電腦直接輸入所需顯示項目,無需像傳統病房般靠人手記錄後,再把紙條放入床頭上的膠板,新方法較直接亦可減低出錯機會。

免卻輪候 減少人群聚集
專職醫療積極開展遙距康復治療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令部份病人對前往醫院覆診卻步,為此天水圍醫院的專職醫療部門積極開展遙距康復治療,最近更引入了一台視像診症亭,內裡裝置了電腦並配備視像通訊的軟件及設備,讓治療師以遙距形式跟進病人情況。此舉除了省卻病人往返醫院及輪候時間,也可減少人群聚集。

以言語治療為例,病人很多時候需要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口部練習,期間無可避免要除下口罩,變相增加病人及治療師的感染風險;現時透過視像遙距形式練習,病人更感安心。視像診症亭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騰出辦公室,因為視像診症是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由於治療師本身的辦公室往往由數名同事共同使用,人員出入可能會對視像診症構成不必要的煩擾,現今增設了視像診症亭,不同專業的專職醫療人員均可以預約使用,在安靜的環境下專注和病人進行視像通訊。

專職醫療部門在選擇病人接受遙距形式治療時,會考慮很多不同因素,一般來說,首次診症不會採用視像,因為治療師透過會面,可以更確切了解病人的情況;而那些情況較為穩定、熟悉使用智能電話及電腦的病人,則比較適合進行視像診症。


專職醫療知多少— 系列九
藥劑部 (二)

很多人以為配藥員工作簡單,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配藥,配藥員還需負責製藥、藥物採購、預先包裝藥物、調製靜脈營養液及靜脈注輸藥物等等。

在屯門醫院工作逾30 年的配藥員黃金鳳說:「雖然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藥單,但由收到藥單到成功配藥,每一個步驟都要十分小心,不可鬆懈。」她強調仔細地核對藥物是非常重要,「例如藥物的每一排包裝、每一粒藥都要數清楚,對清楚,然後再交藥劑師覆核。」她亦分享當年入行是考慮到配藥是一門專業,而且工時相對穩定,最重要是可以幫助病人。

監察藥物出入紀錄
確保藥物供應

現時為屯門醫院高級配藥員陳勵敏在2004年加入博愛醫院,其後調派到屯門醫院工作。她曾負責採購藥物工作,「我們會使用電腦系統監察藥物的存貨、使用量及藥物到期日,確保藥物的供應不會中斷。」她指,藥物種類多不勝數,因此配藥員要牢牢記住,並留意藥物的包裝。「我們會留意藥廠更新藥物的包裝或款式,如有改變,需要提醒病人,並向他們講解新舊包裝的分別,避免他們重複服用相配製營養液 望早產BB 茁壯成長同藥物。」

配製營養液 望早產BB 茁壯成長

在2007 年加入屯門醫院的高級配藥員盧健強稱工作帶給他滿足感,他提到自己曾在無菌配藥室工作,為病人調配輸注藥物,例如化療藥、生物製劑、靜脈營養液等。「有些BB 因為早產及身體較弱,需要注射靜脈營養液作為他們的『食物』。藥劑師會通過複雜的計算來制定營養液的劑量,而我們的職責是為BB 配製營養液,有時在電腦資料看到他們的體重每天增加一點,我就最開心,因為證明營養液幫到他們,希望他們茁壯成長,盡快出院回家。」


屯門醫院三十周年
守護民康 服務市民

七十年代起政府大力發展屯門新市鎮,公共屋邨— 新發邨、大興邨、友愛邨等等陸續落成。隨著人口陸續增多,政府在八十年代初決定興建屯門醫院,以應付區內醫療需求。屯門醫院由開院初期只提供有限度專科,發展至今日成為新界西聯網龍頭醫院。

由規劃到落成歷時十年, 屯門醫院在1990 年3 月8 日正式啟用。出任第一屆管治委員會主席的梁智鴻醫生憶述,當年屯門交通不便,令他份外尊敬在屯門醫院服務的同事。「屯門醫院培育很多人才,不少同事即使有機會到較便利的醫院工作,寧願長途跋涉上班或搬近屯門, 也選擇留在屯門醫院。」梁醫生上月重遊舊地,讚揚屯門醫院今日已經成為新界西的醫療中心,從前的球場變了日間醫療中心,宿舍又變了康復大樓, 反映醫院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一些開院的元老級人馬,至今仍在屯門醫院服務。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兼職註冊護士譚耀輝便是其中一人。譚Sir 90 年便加入屯門醫院,數年前退而不休,繼續以兼職身分服務。他形容屯院就像是自己的家,在這裡見證了部門的成長與變化。他的女兒也跟隨父母成為了一位護士,現職聯合醫院。

2020 年全香港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屯門醫院肩負重任,在開院30 周年紀念之際,上下一心全力抗戰2019 冠狀病毒病。而為了醫院服務的持續發展,在這個艱難時刻,屯門醫院繼續拓展服務版圖,醫院手術室大樓擴建部分已經接近完工,在今年下半年陸續入伙,屆時大樓將可容納更先進的手術設備,包括全港首部術中磁力共震儀器,為新界西居民守護民康!


老人科醫護遙距「照顧」長者需要

醫院管理局設有社區老人評估隊,負責到安老院舍探訪。在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安老院舍擔心長者受到感染,尤其是第三波疫情引致多名長者染病,甚至過身,故此希望減少人員到訪院舍。經協商後,醫護人員改為透過網上軟件遙距跟進長者情況。

博愛醫院及天水圍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陳毅灝是評估隊成員之一,他指其負責的安老院舍有部份長者患有認知障礙,起初也擔心他們能否適應診症模式的轉變,「怎知他們的適應能力比預期好,一打開鏡頭他們已經與我打招呼,面對鏡頭沒有不安,對答也沒有大問題。」陳醫生表示,長者在使用資訊科技方面遇到一定困難,主要是靠院舍職員從旁協助,但對長者來說,今次已經是一大進步。

陳醫生補充,有長者對於現時只可留在院舍內「嗌悶」,他會透過視像安慰他們。新界西醫院聯網社區醫療顧問護師李雯敏姑娘也指,有長者因為見不到家人「扭計」,例如不肯進食,社區老人評估隊與院舍會監察長者的情況。另一方面,評估隊也會就院舍整體環境及照顧程序等,提供感染控制意見,希望保障長者健康。


80歲義工為做服務 高齡學用Zoom

屯門醫院病人資源中心為鼓勵一眾義工在疫情下保持樂觀及繼續社交,主動教義工用視像通訊軟件保持交流,學習者中包括一名年屆80 歲的義工。

病人資源中心遙距教學

在屯門醫院農圃義工隊做了義工8 年、今年80歲的義工秀煥為了學習利用網上視訊,特意約女兒到家中為她安裝軟件及教學。負責帶領義工隊的病人資源中心程序工作員黎朗言表示,為了義工們更容易掌握相關技術,需要花多些心思。「我們會先用whatsapp視訊,叫義工拍攝登入過程中顯示的畫面給我看,再遙控他們按鍵。」朗言與同事製作了教程寄到義工家中,版本更改了多次,「加多些插圖,用不同顏色,將每個步驟分開框住,否則他們會混淆。」

義工感激醫院職員疫情下鼓舞

秀煥現在已經可以自行利用視訊軟件,跟其他義工及屯門醫院病人資源中心的職員交流,討論社區共建農圃的近況、栽種計劃等,更開始在網上參與其他義工組織的活動。她多番感激朗言的耐心及熱心:「經常笨手笨腳按錯,我們長者都好驚,成日懷疑自己做不做到,但他給我們很多鼓勵。」

而朗言就稱,自己被長者義工們的毅力打動:「他們心裏真的很想回來做服務,好想見到大家,可惜疫情下辦不到。他們即使遇到問題,從來都不會說放棄,而是不斷問直到成功為止。」


防疫心理資訊「幫緊你」

2019 冠狀病毒病爆發至今,很多人都出現抗疫疲倦,甚至有情緒問題。以下為醫院管理局總部臨床心理服務提供的一些錦囊,給正在面對疫情的你參考。
情緒管理

日常生活


新增手機程式
預約普通科門診服務

醫管局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HA Go」,近日新增「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除了登記者本人之外,應用程式還可以為他人預約,只需提供求診者的身份證號碼及出生日期便可。應用程式會搜尋未來24 小時可供預約的診所及時段,增加成功預約的機會。應用程式也容許取消預約,以便騰出時段供有需要人士預約。

外,一如電話預約系統般,應用程式設有長者專用籌,應對長者對普通科門診服務較殷切的情況。

詳情可瀏覽以下網站:
https://www3.ha.org.hk/hago/Home/BookGOPC


屯馬單車徑 安全踩車要留心

貫通屯門至馬鞍山的單車徑自去年九月啟用後吸引不少市民,有多年踩單車經驗的新界西醫院聯網麻醉科痛症治療部顧問醫生吳冠東試踩後,指出多個位置要加倍留神,其中包括博愛醫院門口、加州花園附近的多個路口車流量大,提醒踩車人士應按指示落車過馬路;而青山公路至攸美新村附近行人隧道,落斜兼有Z 型彎位,踩車人士應穩定落斜,不夠力就落車推車;另外,沿途不少路口設防撞膠柱,但部分防撞柱被移走,凸起底座成盲眼位,即使資深踩車人士亦曾被絆倒至飛起。

單車意外增加 不乏斷骨頭傷

去年頭九個月,在元朗區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有303 宗,比2019 年同期多近四成,當中導致兩人死亡及291 人受傷。而根據屯門醫院於2019 年至去年10 月的統計,有百分之四的頭部受傷個案與單車意外有關,其中19 名病人更需要在腦神經外科病房留醫。

屯門醫院矯形及創傷科副顧問醫生馬景熹指,接收過在屯馬單車徑踩車受傷的傷者,包括因閃避而跌倒導致韌帶拉傷,以及因不熟路況跌倒後前臂骨折。馬醫生指,相比知道自己可能跌倒而及作出自我保護反應,毫無準備下發生的單車意外,如從後被撞,對身體的創傷更大,可造成例如盤骨骨折、頭傷及內臟損傷等。

物理治療師:動態 / 靜態伸展及調教座椅可減不適

屯門醫院物理治療師李光浩說,除了外傷,手腕、膝關節勞損、頸部及腰背部不適,以及因意外而造成扭傷甚至脫臼都是踩單車人士較常出現的狀況,他建議市民,踩單車前後及中途休息時間,可做伸展減輕扭傷機會,又建議單車座椅勿調太低,坐上車腳放在腳踏,膝部彎曲10 至15 度,為之合適。


聯絡我們

《新界西醫院聯網通訊》由新界西醫院聯網公共事務及籌募組編印,並上載至新界西醫院聯網各醫院網站。如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與公共事務及籌募組聯絡。

電郵:ntwc.pa@ha.org.hk
地址:屯門醫院康復大樓五樓公共事務及籌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