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男」言之隱怎麼辦? 泌尿科專家籲測前列腺癌勿心急
提到前列腺問題,很多男士都不願開口求醫。六月舉行的「新界東聯網總監與員工大會」,中大醫學院外科系泌尿外科教授吳志輝介紹前列腺癌的正確診斷,他提醒男士們切勿藥石亂投醫,應到55至77歲才考慮每隔兩年做一次篩查,保障下半生的「下半身健康」。
男性第三大常見癌症 十年上升一倍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第三大常見癌症,吳志輝教授指出,前列腺癌患者較十年前多了一倍,他笑言「除了中原樓價指數之外,沒有哪一樣東西升得那麼快」,不少男士發現有前列腺問題便聞之色變。
吳志輝教授解釋,前列腺癌是一個「很慢的癌症」,惡化過程可能長達十年。吳教授建議不要因心急而亂做檢測,令自己和家人有不必要擔憂。他說,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但準確度有限,而且一般要靠直腸穿刺來抽組織化驗才能確診,過程有機會導致細菌感染,對身體構成一定風險。
更準確的檢測指數 減少不必要痛楚
吳教授稱,新界東泌尿外科團隊一直研究使用更準確的檢測指數,在2016年便正式引入前列腺健康指數(PHI),減少不必要的穿刺化驗和痛楚,讓病人安心觀察病情,他期望PHI能逐步推廣。另一方面,團隊亦嘗試用新的方式為病人做檢測,其中包括改從會陰部位做穿刺抽取前列腺組織,並以局部麻醉亦減少病人疼痛感,結果出現細菌感染,病人手術後亦可「出到院、走回家」。
至於哪些男士應該做前列腺癌檢測?吳教授說,40至55歲有高患癌風險者,以及55至77歲男性是較高危群組,可考慮做PSA檢測;但他不建議40歲以下年輕男士或77歲以上的多重病患者做檢測。 |
|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教授吳志輝教授(右二)在六月舉行的「新界東聯網總監與員工大會」與同事介紹前列腺癌的正確診斷。

新界東聯網泌尿外科顧問護師李淑賢女士(第一排右一)指處理泌尿外科個案講求跨專業和跨部門合作,她感謝整個新東泌尿外科團隊的努力,讓病人得到悉心照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