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 通訊 NEWSLETTER (2025 年 4 月)

啟德新急症醫院通訊


配備公立醫院首部「伽瑪刀」設備整合服務 以病人為本

腫瘤科大樓


啟德發展區新急症醫院將於 2026 年開始陸續投入服務,屆時伊利沙伯將醫院的服務將會分階段轉移至新醫院,其中「專科門診大樓」(四座)和「腫瘤科大樓」(五座)將會率先投入服務,另外三座大樓將會稍後遷入。

位於「專科門診大樓」一樓的社區健康中心將提供普通科門診服務,為附近居民提供多一個選擇。而伊利沙伯醫院大部分專科門診、專職醫療,以及診斷及介入放射科的服務亦會分階段轉移到「專科門診大樓」繼續提供服務。

新醫院的「腫瘤科大樓」將會是九龍區最大型的腫瘤科服務中心,匯聚住院、門診、日間服務及各類治療服務於同一大樓,整合了伊利沙伯醫院的腫瘤科各種服務,並引入嶄新的儀器設備,提供更優質的臨床診斷、化療及放射治療服務。

新醫院的腫瘤科日間中心位於「腫瘤科大樓」二樓,主要為病人提供化療服務,中心設計圍繞以

「病人為本」的理念,為每位病人提供約 60 呎的獨立空間,並配置寬闊的電動躺椅,讓病人可

以在舒適的環境接受治療。住院服務方面,位於新醫院七樓的腫瘤科住院病房將增加至 90 張病床,所有病房均配備全景窗戶,病房區外設有綠化的「療癒花園」,提供更佳的康復環境。臨床

腫瘤科的專科門診服務則集中在「腫瘤科大樓」的五樓,共設有 32 間診症室。

「腫瘤科大樓」配備先進的儀器,包括公立醫院首部醫學迴旋加速器(Cyclotron),用以製作放射藥物、以及為不同癌症和神經外科疾病檢查提供正電子掃描藥物。另外,新醫院亦引入公立醫院首部「伽瑪刀」治療設備,用作治療腦腫瘤、血管畸形及其他病變,提供更精準安全的放射外科治療。


image


工程進展

新醫院的工程分為「工地 A」,即「急症大樓」(一座)、「行政大樓」(二座)和「教學及培訓大樓」(三座),及「工地 B」即「專科門診大樓」(四座)和「腫瘤科大樓」(五座),工程進度符合預期。「工地 B」的兩座大樓現正進行室內裝修、機電、鋪設網絡等工程,待承建商交樓後會進行驗樓、收樓程序,緊接進行約六個月的前期準備工作。而「工地 A」三座大樓的工程進展順利,其中急症大樓的上蓋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工程已經進展至第四至五層。


image


專科門診、專職醫療預約安排

「HA Go」自動更新預約資料

伊利沙伯醫院大部分臨床服務將會分階段搬遷至啟德新急症醫院,當「專科門診大樓」於 2026年投入服務後,現時伊院大部分的專科門診、專職醫療和日間服務,以及診斷及介入放射科、核子醫學與正電子斷層掃描的檢查服務,將會轉移到新醫院繼續提供服務。

因此,部分預約日期在 2026 年以後的病人,未來的診症地點有有可能需要轉到新醫院。在臨近診症日期,院方會透過電話/短訊/郵寄等方式通知病人確實的診症地址。而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

image

「HA Go」內的預約紀錄(包括診症/檢查地點及預約便條電子版)亦會適時自動更新,請緊記

在診症/檢查日前再次確認


image


床頭設充電口方便病人

以「病人為先」的貼心設計

新醫院的病房設計圍繞以「病人為先」的精神,務求能提升病人的住院體驗。每張病床的空間達 100 呎,設有專門的閱讀燈。同時在床邊位亦安裝了夜燈,方便病人晚上到洗手間,避免跌倒。另外,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有助病人與家人溝通,減低焦慮。病房有全 WIFI 覆蓋,每張病床的床頭設有獨立供電的 USB 充電口(包括 USB A 和 USB C 接口),方便病人為小型電子用品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