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是為了準備應付突如其來的事故。醫院管理局作為保障市民安康的機構,絕對有責任在危急關頭,盡快讓傷者得到適切的治療。所以,醫管局近年也愈來愈重視演習,讓同事熟悉 處理突發事故的流程和運作,加強應變力,完善現行應變機制。

總辦事處重大事故控制中心,去年進行逾十次不同類型的演習,測試醫院與政府部門在不同事故的應變反應,也讓參與同事得到寶貴經驗,與各方參與者建立良好溝通網絡。

總辦事處重大事故控制中心統籌主任龔澤民稱,不論是在機構層面還是醫院層面,演習類型五花百門,大型如醫管局與政府部門進行的山火演習、中型如聯網醫院發生大停電,鄰近醫院如何即時支援、小型如醫院走火警或醫療廢物外洩等,演習次數之多不能盡錄。

每次演習主題會參考過去曾發生的事故,或選取罕有但有機會發生的事件進行演習,如運送疑似傳染病病人和大型戶外活動發生爆炸。考驗的對象亦由前線擴闊至管理層,務求全方位給予同事幕後統籌和前線實踐的經驗。

演習後的檢討會議尤其重要,有助改善現行的應變計劃,絕對不能忽視。擁有豐富策劃演習經驗的港島東醫院聯網總監劉楚釗醫生,早於九十年代已提倡演習的重要性,「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測試過才知道 (應變計劃)是否可行。試想假如有大量災難傷者同時被送進醫院時,前線同事應如何將他們和普通病人分開處理呢?只有透過演習才能讓我們知道過程中有沒有漏洞,學會如何有效地與其他部門協作。」他說。

他續稱,演習亦有助完善現行機制。例如發生災難事故時,就會出現大批死傷者家屬和傳媒湧至醫院,在當場設立支援站,有助處理家屬和傳媒查詢。

早前聖誕日發生的元朗新田公路三車連環相撞意外,40多人受傷。政府部門迅速救出傷者,救護員以 「紅、黃、綠」三色分流,醫院亦準備接收傷者,讓他們盡快得到適切的治療。各單位能 純熟溝通和合作,是每年大型災難事故演習經驗累積的成果。

每次演習幕後同事認真策劃,前線同事投入參與。

每次演習幕後同事認真策劃,前線同事投入參與。

頁首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Google+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