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的彩姐1998年在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兒科病房初建時,親手為小童縫製趣致圍裙。

巧手的彩姐1998年在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兒科病房初建時,親手為小童縫製趣致圍裙。

25年員工:
「縫補補」衣車當戰車

25年來為醫管局辛勤付出的不單有醫生、護士、專職醫療同事,還有一些鮮為人知但舉足輕重的支援人員,例如俗稱「縫補補」的修補員。若說手術台是醫生的戰場,那麼衣車則是梁杏彩用了25載的戰車。

現職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的「修補大嬸」彩姐於1990年12月13日加入位於般咸道的醫院舊址,其後跟隨醫院由港島搬遷至大埔,兢兢業業修補病人被服及縫補同事工作服,一日最多補過50件衫。

縫補工作需要扎實手藝,又可發揮創意。「剛入職時,我們不單修補被服,還做衫褲,連工作室的窗簾都是自己車縫,總之與布料有關的程序都可以自己做。」彩姐說。時代變遷,醫院的造衫服務後來都改為外判,她便專注修補,工作環境也改善了。她說,現在醫院較以前更注重職安:衣車及車針都裝上保護罩,降低同事受傷風險。

「縫補補」有時還要應對突發情況。有一次,一位醫生出席重要儀式前,醫生袍的衫鈕突然脫落。他向彩姐求救,結果她以最快速度補好。她笑言,「縫補補」成功處理了「急症」。

頁首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Google+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