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
EN
Previous Issues
過去期數
CONTENT
目錄
{{ item[lang + '_title'] }}
{{ issue }}
TOP
返回頂部
九龍醫院百年誌
九龍首間公立醫院
1920年代,由外籍人士組成的九龍居民聯會致函港府,尋求興建提供緊急服務的醫院,促成九院於1925年成立。醫院最初只有A、B兩座提供臨床服務,1935年增設門診室,九龍半島、新界居民都前來求診。二戰日佔時期,醫院被日軍徵用為日軍醫院。隨著伊利沙伯醫院啟用,九院轉型為療養醫院。
M座從前是產科大樓
九院M座建於1932年,最初是產科大樓(箭咀示),故命名為M座。由於當時醫院病房不敷應用,產房1935年才正式啟用。1963年九院婦產科遷往伊利沙伯醫院。時至今日,M座已成為醫院管理局學院的院址。
義肢矯形師搖籃
九院早在1963年在賽馬會九龍康復中心成立義肢及矯形部(見圖),為病人製作義肢、矯形支架,可謂相關服務的先驅。1981年,九院開辦本港首間義肢矯形師訓練學校,至1998年停辦,改由大學提供相關學位課程。此外,九院也曾於1960年代設護士學校,期間曾停辦,2004年重開以培訓登記護士,直至2010年最後一屆招生。
《歲月神偷》取景地點
2010年上映的電影《歲月神偷》,以1960年代的香港為故事背景。當中羅家長子患血癌留醫的場景是在九院拍攝,包括上圖昔日的取藥部及下圖的灰磚走廊。
九院的後樂園
九院那廣闊的球場草地及戶外空間一直是舉辦活動的理想場地。上圖是1968年舉行的運動會;下圖是1990年代的一次同樂日,同事及家人齊齊參與。為慶祝醫院百週年,九院將於今年底在草地上舉辦社區健康嘉年華。
法醫之父
香港第一位法醫彭定祥醫生,1940年代在九院急症室工作,他表現出色,獲港府派赴英國進修法醫學。1949年返港後,在警察總部設法醫實驗室,為刑事案件提供醫學領域的專家意見。
訪問短片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