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全人護理包含關顧病人家屬

自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學院兩年前成立至今,整合了醫管局轄下各培訓學院包括護士學校,成為醫管局學院成員,其中伊利沙伯醫院、屯門醫院和明愛醫院提供的護理學專業文憑課程,以及葛量洪醫院提供的登記護士(普通科)訓練課程,一直是醫管局護理人才的搖籃。護理學專業文憑課程已開始接受報名,我們邀請了正分別就讀這兩個課程的護士學生梓杰、祖杰和樂瑤,分享他們的學護之路。

梓杰向伊利沙伯醫院普通科護士學校畢業生易詠詩請教。易詠詩現為外科部註冊護士。 伊利沙伯醫院普通科護士學校準畢業生趙梓杰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後,做過兩份跟護理無關的工作,讀護校前任職列車車長。「我一直想找一份既可幫助人,又可貢獻社會的工作。我有朋友是伊利沙伯醫院的護士,他常常和我分享工作點滴,啟發我思考做護士的意義。」儘管DSE未有修讀生物科,令梓杰擔心自己未能趕上註冊護士課程的進度,但在朋友的鼓勵下,他最終決定報讀。經過三年半的努力,梓杰今年將「滿師」正式投身護理界。

梓杰坦言,惟有在病房「實戰」過,才能深切體會護士的工作。回想曾與一位護士為離世病人做臨終護理,包括為離世病人抹身、拔去儀器及穿上家人為他準備的衣服。讀護校前,梓杰覺得逝者已矣,但那次他感受到這是讓病人有尊嚴地告別,是對病人及其家人的尊重。「雖然離世病人無法感受到護士對他的照顧,但我們為他所做的能紓緩其家人的情緒,讓他們好好說再見。所謂全人護理其實不止照顧病人,也包含關顧病人家屬的感受和需要。」

穿上護士制服在即,梓杰期望日後不要因為看慣生老病死而習以為常,反之,會提醒自己毋忘初衷。「試想想自己躺在病床上,我會期望醫護人員怎樣照顧自己,今天我就應該抱著這種態度對待病人。」梓杰立志成為深切治療科護士,現正努力裝備自己,盼在護士路上留下足印。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