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蘭」食的病人餐 (Chinese only)

每逢大時大節,膳食部都會製作正常版和軟餐版應節食品,讓病人感受節日氣氛。 葵涌醫院行政總監阮家興醫生經常說,院友最常問他的問題是「今日食咩呀?」對精神科病人來說,最好的復康治療就是受到一般人的看待,盡快回復正常生活。因此,葵涌醫院膳食部在設計餐單時,十分重視「家」的味道。

「做冬」、大年初一會加餸、節日有應節食品、生日要慶祝、愛心湯水糖水等等,最能帶出家的感覺。我們相繼推出節日餐單和食品,近年還新增西式節日餐單,加入甜品。院友縱使未能與家人歡度佳節,亦希望他們透過特別餐單感受到節日氣氛。最近我們還搞搞新意思,在院慶當日推出漢堡餐單。我們亦為有吞嚥問題的院友提供佳節糊餐,包括紅豆月餅、鴛鴦四寶糭及牛油曲奇等,讓院友品嘗到食物的真實味道之餘,更還原立體造型,食得又睇得。不得不提的是,每件節日食品都是由同事親手製作;還有醫院管治委員會主席及成員聯同醫院管理層,多次百忙中抽空到來一起參與製作食物,絕對誠意十足!

最近推出的院慶漢堡餐,大受院友歡迎。 小朋友最喜歡外出用餐,兒童餐單就是以餐廳食物為藍本,讓小朋友在醫院都可以食到日式蛋包飯、沙嗲肉絲湯意粉、海鮮炒飯、吉列食物及叉燒等美食,目的是增加食慾,令他們更有力量戰勝病魔。一位患厭食症的小院友經常寫信給我,說兒童餐的款式及味道好好;雖然厭食,但她仍盡力吃光每一餐,後來她的體重終於達標了!

回想最初加入醫院工作時,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我的廚房不可以出難食的病人餐。」當推出新餐單,由「諗到」到「做到」的過程當中,已經有無數的運作問題需要解決,得到管理層支持可以「出到」,最後病人「食到」並表示滿意,就是最大的回報。食物有甜有鹹,是因為包含了製作者的笑與淚,希望院友收到葵涌醫院全院上下送上的心意,享受到不一樣的病人膳食。

張儉蘭
一級膳食經理
葵涌醫院行政部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