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
EN
Previous Issues
過去期數
CONTENT
目錄
{{ item[lang + '_title'] }}
{{ issue }}
TOP
返回頂部
威院印記
香港助產士搖籃
威爾斯親王醫院助產士學校於1987年成立,現時是全港唯一培訓助產士的學校,多年來培訓逾2,000名助產士。2002年,學校將12個月的課程擴展至18個月,豐富學員的臨床實習經驗,進一步提升助產學的水平。威院助產士學校每年於5月及11月均會招收學生,為有志投身助產士專業的註冊護士提供培訓。
生命之樹歌頌大愛
在威院舊建築群往學生宿舍途中的花園,院方種植了一棵逾六米高的鳳凰木。鳳凰木有「重生」之意,醫院於2010年成立「生命之樹花園」,以紀念器官捐贈者的無私大愛。樹旁的雕塑「盛放」,寓意病患接受器官移植後,生命變得璀璨。威院的器官移植手術在全球享負盛名,該院於1993年成立第一支兒童肝臟移植支援小組,並進行全東南亞第一宗兒童近親肝臟移植手術。
同心抗沙士
沙士期間在威院全力抗疫的醫護人員獲《時代雜誌》選為2003年亞洲英雄。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年6月到訪慰問醫院前線人員,親書「向醫護人員致敬」字句作鼓勵。
守護奧運馬術精英
2008年北京主辦奧運會,當中馬術比賽於香港進行。由於醫院位置臨近沙田和雙魚河競賽場館以及奧運村,威院獲委任為定點醫院,專責接收受傷或不適的運動員,以及為本地及海外工作人員、義工等提供醫療服務。在長達一個多月的盛事中,威院急症室共治理57位傷者,其中九位是奧運或殘奧選手。
學好越南話
政府1989年在烏溪沙興建白石羈留中心,接收偷渡來港的越南船民,該中心高峰期時曾收容二萬人。其時新界東地區僅威院設婦產科,需接收大批越南產婦。由於言語不通,威院更特別安排越南語翻譯幫忙,醫護也要學習基本越南話,方便溝通。
訪問短片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