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上搏盡無悔 槳速半秒之差的勝負

團隊教練、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社區外展服務資深護師雷蘭詩(Nancy)划龍舟超過20年,獲獎無數,划跡遍佈杭州、日本、泰國、匈牙利。她說划龍舟致勝之道,不只是體力,更講求團隊合作。「就算安排幾個健碩的健身教練上龍舟,只要有一人不齊槳,整條船就會亂,隨時輸給另一隊落槳節奏一致的纖瘦女生。」Nancy說,培養默契全靠練習,隊中不少同事需要輪班工作,但仍積極參與每周三次的集訓。「有同事甚至在上午更與通宵更之間來練習,就像在病房為病人施行心肺復甦法,誰負責壓胸、誰負責給藥?事前都要反覆演練熟習崗位。」

年齡零界限
除了參加醫管局和新東龍舟隊,Nancy亦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隊參賽,今年代表香港到泰國出戰錦標賽,並於先進隊丙組(划手年齡為60歲或以上)擔任鼓手,最終團隊成功奪金。「鼓手不限年齡,感激一班師叔讓我參與丙組賽事,希望將來可以保持體能,像他們一樣划到60歲。」Nancy笑道。龍舟不但適合男女老幼,視聽障或復康人士均可參與。「有乳癌康復者組成龍舟隊,除了有助改善淋巴水腫等症狀,也讓病友及家屬產生同甘共苦的情誼。龍舟適合不同病症的康復者,投入運動的人生更健康快樂。」新界東醫院聯網物料供應部採購員蕭文邦(Charles)是新東龍舟隊員常常提起的「總教」,曾執教新東龍舟隊逾10年,其間帶隊到國外奪得釜山以及大阪國際龍舟比賽第二名佳績。「踢波、賽跑等選手可能會收起必殺技,但在龍舟上恰恰相反,不是追求發揮自己120%能力,而是協助隊友發揮120%能力,最重要是分享、討論進步心得。」

疫後首個醫管局龍舟賽原定於10月7日舉行,因颱風吹襲延期。現時選手們繼續奮力備賽,期待將來拼盡全力完成賽事的一刻,不管有沒有獲勝,亦留下美好回憶。
訪問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