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衝出香港 壘球護士戰亞運

「壘球在香港算是冷門運動,本地賽事多數是親友或壘球粉絲撐場。首次參加亞運,觀眾席坐滿千人,在一大片歡呼聲中贏波,心情原來這麼興奮!」香港女子壘球隊早前出戰杭州亞運,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註冊護士袁婧怡(Sally)是其中一員。五天的實戰令她大開眼界,渴望加快進步,「親身看到日、台等強者如何對戰,她們的表現十分值得學習,激勵我更想進步。」

Sally於大學時期開始接觸壘球,曾出戰亞洲大學女子壘球賽,並打出人生首支「全壘打」,後來正式加入港隊,首場挑戰便是四年一度的亞運會。港隊於上屆雅加達亞運首度出戰女子壘球項目,但未嚐勝果;Sally今次作為亞運新丁難免緊張:「賽前我們的目標是新加坡和泰國,惜敗給新加坡,但我們立刻重整旗鼓,對戰泰國時雙方分數追得很緊,幸好隊友默契配合得宜,我們得以領先。」港隊在排位賽最終擊敗泰國嚐亞運首勝,名列第七完成今屆賽事。

Sally首次出戰亞運,為港爭光。

賽前屢遇風雨 不減士氣

她表示,今次應戰亞運要克服許多難關,例如受疫情影響,訓練場地長期關閉,她與隊友仍不放棄每個訓練機會,甚至改用羽毛球來練習擊球,並在家中加強體能訓練;臨近亞運時本港遭遇連場暴雨,球場一度被淹,「但隊友們仍冒雨齊集練球,士氣很好。壘球最重要是團隊合作,遇到難關反而鍛鍊了彼此的默契和不服輸的精神。」

Sally表示出賽前多場暴雨令球場水浸,但她與隊友仍冒雨齊集練球。 Sally說,壘球賽制相對複雜,不算是熱門運動,有同事主動支持壘球比賽,教她意料不及,「同事主動看亞運直播,甚至把我的比賽片段分享給病人看,令我十分鼓舞。原來自己的付出,可令更多人關注這項運動。」

既是運動員,亦是病房護士,Sally認為兩者也有相似之處,作為球員需反覆練習「傳、接、打」等壘球技術,變成肌肉記憶;而在病房,同樣需要不斷練習床邊照顧和護理技巧,才能避免出錯,「回想起去年初畢業時,我上班時十分『驚青』,怕自己不熟練,但如今已在實踐中慢慢建立信心,也發現自己很喜歡照顧小病人。無論是打球還是臨床工作,也要秉持認真態度和嚴格的自我要求,才可不斷超越自己。」

Sally要兼顧運動員訓練及護士工作,兩者都令她有滿足感,促使她堅持下去。
《瑪麗通訊》訪問短片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