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學拉小提琴 同追音樂夢

然而,手指和手腕力量不足成了絆腳石。東區醫院資深職業治療師吳聞芝(Gigi)設計不同活動加強鍛鍊思穎的手指肌肉及腕力,例如搓泥膠公仔、用美術刀雕刻印章。「思穎性格活潑,不適合進行為成年人設計、比較多重複性的練習,因此我將不同遊戲或手工製作融入訓練。這也是職業治療有趣之處,根據每個人的需要、性格、忍受能力去調整治療計劃。我特別設計一些需要張開手指的遊戲,有助她拉小提琴時手指跨弦演奏。」

感同身受 治療師「陪著你學」
為度身訂造訓練內容,Gigi甚至在公餘時間報讀小提琴課程,用一年時間由零開始學習這門樂器。「我想了解她拉小提琴時會運用哪部分肌肉,她總說跨弦、震音很難,如果我不去學,我不會明白她的難處。學琴後我發現一直舉琴的手臂會累,我就思考如何强化肩部和上肢肌肉,例如用練力帶訓練上肢肌肉,有助思穎托舉小提琴和拉弦時更穩定。」更有意思的是,Gigi在幫思穎圓夢的同時,也為她自己圓了學小提琴的夢。思穎感激Gigi特地去學小提琴,親身了解她面對的困難。三年之間,無間斷的訓練漸見成效。「每次治療後都有進步,例如尾指按弦時更有力,讓我更有自信,同時學會如何改善弱點;Gigi亦有教我如何鬆弛肌肉、放鬆手腕關節。」

去年9月,思穎成功報讀大專音樂課程,專攻流行音樂編寫製作,更獲獎學金。「很高興修讀自己喜歡的學科,在音樂方向發展。」思穎靦腆一笑,「Gigi的確像天使一樣,陪伴我成長,未來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