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記者會:新冠疫情代名詞

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
「在過去24小時,公立醫院新增確診病人⋯⋯」這幾句開場白大家都耳熟能詳。新冠疫情期間,星期一至日下午4時30分的疫情簡報會,都會見到醫管局發言人的身影,講解醫院最新情況。在背後「發功」的團隊各司其職,目的只有一個:讓公眾更了解疫情發展。
由2020年1月26日首個430記者會,至2022年9月24日完成最後一場「日日430」後,改為每周一次,「戰線」長達近三年。鏡頭前,發言人侃侃而談,回應記者提問。鏡頭後,有機構傳訊部、總部重大事故控制中心、總感染控制主任辦事處、統計及數據科學部擔當最強後盾:整合醫管局最新應變措施、收集並分析數據。
第五波時,急症室擠滿等候入院的病人,有病人受訪時問:「大家是否已經遺忘我們這班病人?」團隊於是透過發言人回應:「我們並沒有遺忘任何一位病人,相反我們正想盡辦法支援他們。」有病人其後受訪,表示明白醫管局的難處。
「『報數』只是其中一個重點,我們最想讓公眾知道公立醫院最新安排,也希望他們明白醫管局一直努力回應他們的需要。」簡報會儼如醫管局與公眾的溝通平台。
疫情瞬息萬變、準備時間倉促,非常考驗團隊的臨場反應,成員只能見招拆招。曾試過因為數據太多,在記者會開始前,發言人手上資料仍然未準備好,身在現場的同事連忙致電公司的同事核對每組數字,再將正確資料傳送予已坐在台上的發言人。疫情發展一旦有改變,團隊與發言人也是即場以短訊溝通,他們笑言情況「有如做突發」,但亦突顯了他們的機動性和合作性。
團隊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