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想病人所想

李國雄 李國雄
威爾斯親王醫院顧問護師(急症科)

現時護士診所在本港十分普遍,但在10多年前,由護士主導病人服務仍然是一嶄新概念。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急症科護師李國雄坦言,只要病人有需要,便會發展出新服務模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006年,國雄與另一名同事被派往英國牛津受訓九個月,學習處理輕微創傷。回港後,他協助威院成立醫管局第一間急症室護士診所。護士診所的護士專責處理輕症,例如有骨折、甩骹或需要打石膏或縫針的病人。由於病人可及早得到治理,在護士診所成立初期,已得到病人正面反應。

「一方面減少病人輪候時間,另一方面紓緩急症室壓力,是雙贏。」國雄表示,護士不單止著眼於眼前病症,也會考慮病人的居住環境等,度身訂造出院計劃。護士診所盡可能提供一站式服務,診症、檢查、排期覆診及轉介「一條龍」。

同事亦可在護士診所學習不同技能,在工作上獲得滿足感。「一人力量有限,如更多同事懂得護理技巧,就可以幫助更多病人。」國雄不時舉辦培訓課程,教授傷口縫針、膿瘡引流、分流、復位等技巧,提升服務水平,把知識承傳下去。

冬季流感高峰期,在急症室等候入院的病人太多,國雄便想到為病情較輕微的病人評估及派發藥物,安排病人到護士診所覆診及照肺部X光,紓緩病床及醫生壓力,病人亦可得到適切的照顧。正如國雄所說:「只要你代入病人角色,就會明白他們所需。」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