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 征服「垃圾山」

阿Man是東區醫院的清潔部前線主管,主力負責調配清潔部逾200名支援員工及院內巡查等,與負責管理環境衞生的助理院務經理(支援服務)Daphne合作無間。第五波的「垃圾山」危機令二人經歷大起大落,「短短數日院內垃圾已飆升近一倍,有些樓層的垃圾房更被堆積的垃圾堵住門口,甚至一度堆放在病房附近,情況極不理想,我們需趕在情況惡化前搬走垃圾和加強巡查,以確保院內嚴守感染控制和衞生,避免臭味及蟲患。」阿Man憶述。

裡外合力 垃圾量一周回落
阿Man處理內憂,Daphne 則要應對外患。她表示高峰期每日約有200多桶垃圾,較平日多出五成多,而當中最少六、七成屬紅膠袋,需由持牌醫療廢物收集商以專用貨車送走集中焚化,「但每次只能收走七、八桶,很快又囤積起來,收集商也說沒辦法,因許多醫院需求很大。」Daphne遂不斷召集更多收集商,加快貨車的流轉以清理垃圾;阿Man則與團隊另覓院內空間暫存垃圾,避免影響環境衞生。其後衞生防護中心經評估後更新處理新冠病人相關廢物的指引,由日常照料新冠病人所產生的廢物可被視為一般廢物,可用「黑膠袋」處理,「大垃圾車每次可運走百餘桶黑膠袋,大大紓緩我們的重擔。」Daphne說。經眾人努力不懈,該院垃圾量在一星期內減少到可控程度,令阿Man和Daphne 鬆了一口氣。Daphne 感慨道:「疫情期間醫護同事非常辛勞,自己身處其中,更明白後勤支援工作的重要性;後勤做得好,才能讓前線同事安心救治病人。」阿Man坦言,在危機中難免感到無力,但慶幸團隊齊心協力,不少同事主動伸出援手,甚至在深夜一同清理垃圾,「疫情令我們部門更團結,當日的難關已成為我們的養分,將來再遇其他挑戰也不成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