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佛系」知多點

在老虎洞的醫院?

樂富在60至70年代舊稱「老虎岩」,相傳從前有老虎在岩洞出沒而得名。佛聯會獲政府撥出老虎岩街公地後,認為街名殺氣騰騰,並不吉利,遂向當局建議更改街名為杏林街,獲批准後沿用至今。後來政府亦以「老虎」諧音「樂富」取代地區舊名,寄意居民安樂富足。

義唱義映籌款建院

為籌得建院經費,佛聯會曾舉辦萬善緣法會、紅伶義唱、義映《觀世音》電影、義賣名畫等活動。在各方善長熱烈響應下,佛教醫院順利建成並於1971年3月舉行開幕典禮,由時任港督戴麟趾爵士主禮。

醫生赴寶蓮寺出診

昔日大嶼山寶蓮寺的大和尚身體抱恙時,佛教醫院的醫生會親自到大嶼山出診,處方藥物後由弟子下山到醫院取藥。在佛教醫院工作多年的護士指,以前寶蓮寺有年長又身體欠佳的僧人,需要專業醫護照顧,醫院的註冊護士放假時都會攀山涉水,輪流當值,並於山上留宿提供專業護理。

佛堂洗滌心靈

(左)2019年浴佛節。(右)1994年在佛堂舉行佛學講座 佛教醫院是本港唯一設有佛堂的醫院,疫情前佛堂每天播放佛樂,公眾可入內參拜。每年佛誕,法師會在佛堂主持浴佛典禮,病人、醫院同事和街坊均可參與。參加者用水杓取俗稱「香湯」的浴佛水,從太子像的佛頭頂淋下,寓意洗滌心中煩惱,保持一顆潔淨的心。另外,每年新春團拜前,佛堂會舉行上供儀式,以鮮花水果等供奉諸佛,法師則為病人和同事誦經祈福。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