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佛教醫院:鬧市中的善終淨土

香港佛教醫院(佛教醫院)服務市民逾半世紀,醫院在70年代只有簡單設備,現時已發展完備,重點提供內科和矯形及創傷(骨)科兩大專科服務。其中屬內科的紓緩治療科本著「安其心,養其生」的宗旨,為晚期癌症病人及其照顧者提供全面服務;讓垂危病人在身體機能日漸衰退甚至面對死亡時,保持心靈平安,在這片鬧市中的淨土內,有尊嚴地走餘下一段路。

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於1970年創立佛教醫院,本著佛陀慈悲的精神服務社區。1993 年,因善終服務需求上升,該院增設紓緩治療科服務,是當時九龍中醫院聯網唯一提供此服務的醫院。資深護師許慧敏2013年加入該院,她表示曾有家人入住該院,其間深受院內全人關顧的氛圍感動,後來亦加入該院紓緩治療科團隊。「我們一直以病人為本。因醫院的專科數量不多,可更專注發展相關服務,特別是紓緩治療科,能更全面及深入照顧病人的身心需要。」她說。

(左起)朱曼華和許慧敏感恩有機會照顧臨終病人,伴隨他們有尊嚴地走完人生路。

陪病人有尊嚴地走最後一程

另一年資較深的員工、病房運作助理朱曼華1997年加入佛教醫院,「很多人熱切期待迎接小生命降臨,我們同樣希望病人在生命倒數時,也能獲得悉心照顧及陪伴,安心走完人生路。」

面對死亡,病人難免情緒波動,朱曼華分享曾有病人因心情不佳,對她大發脾氣,但她未有埋怨,反細心給予安慰。病人最後坦然接受病情,更讓朱曼華成為其生命最後一里路的同行者。這些經歷讓她對醫院越來越有歸屬感,亦驅使她退休後重返崗位工作。紓緩治療科病房大多數病人最終都因為病情惡化撒手人寰,許慧敏和朱曼華見盡生離死別,感悟到「照顧人是種福氣」,故積極進修,希望善用「福氣」,提升醫院的服務質素。

「佛系」心靈關顧

除了治療,佛教醫院亦重視病人心靈關顧,定期有來自佛聯會的法師和居士探訪病人。該會的覺堯法師表示,會為病人及家屬提供心靈支援,亦會幫他們皈依、祈福、誦經回向,如有需要,也會就後事安排提供意見。佛聯會的溫綺玲居士期望此舉可在醫院達至「以藥醫病,以心醫人」,全面服務病人及社區。

(左起)溫綺玲居士和覺堯法師為病人及家屬提供心靈關顧。
「細數醫事記」﹕香港佛教醫院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