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護士 搜救最前線


初上直升機「飛到嘔」
遨遊天際看似無拘無束,但William也曾「飛到嘔」,「初時不習慣坐直升機,曾試過在搜索任務時因盤旋太久而不適嘔吐,自此便隨身帶備嘔吐袋,並意識到救人前要先確保自己安全,以及要加強體能鍛鍊,才能應付上山下海的挑戰。」他認為飛行救援有別於其他義務工作,飛行護士要通過嚴格訓練及評核、專業資歷和體能要求,而且要持續進修,才有足夠能力參與救援。這項義務工作亦提升了他的急症護理技能,飛行救援與急症室工作相似,同樣要快速判斷傷病者的緩急輕重,但醫院內有多名醫生、護士一起合作搶救病人,而飛行救援的現場環境千變萬化,往往是懸崖邊、斜路等,有時甚至需要自己獨立做氣道處理、插喉、注射藥物等急救程序,這都是最直接、有效和寶貴的護理培訓。

救援分秒必爭 需獨立做搶救
William曾接獲一宗八仙嶺搜救任務,初時只有「事主頭暈」的簡單資訊,抵埗後卻發現對方已心跳停頓,William見狀立即改變搶救方案,為事主進行心外壓及電擊,並為其插入I-gel以確保氣道暢通,以及注射強心針及抗心律不整藥物等急救程序,再以擔架床把病人送上直升機,「我和空勤主任要在10分鐘內完成所需的緊急程序,並盡快將傷者送院治理。團隊於救援過程中需要小心判斷環境、冷靜處理病人及維持良好溝通。」飛援近20年,William參與大大小小救援行動,和全職隊員已建立默契,雖曾試過受傷及犧牲家庭相聚時光,但他從未想過放棄。每次完成救援任務,在機上望著太陽緩緩落下,「這都令我回想從事護理行業的初衷,也充滿動力去克服任何困難。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便多點正面地想餘下的『一』和『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