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飛常護士 搜救最前線

一個周日下午,一架H175獵豹直升機降落在東平洲亞媽灣,身穿飛行衣的陳旭榮(William)著陸後便立即提著醫療包,趕往一名行山時懷疑腳踝骨折的女士身邊急救(見下圖),幸運地該女士沒有受到嚴重創傷、維生指數穩定,及後利用抽真空夾板固定腳踝傷勢,再給予吸入式止痛藥,William便護送她飛往醫院治理——這就是飛行護士的日常。

William是新界西醫院聯網急症部顧問護師,他自小參與童軍活動,立志服務社會;2003年沙士爆發,其護理同班同學不幸染疫離世,令他有感生命無常,決心以專業知識回饋社會。當時正值政府飛行服務隊招募航空醫療護士(即飛行護士),從此他便與天空結下不解之緣。

初上直升機「飛到嘔」

遨遊天際看似無拘無束,但William也曾「飛到嘔」,「初時不習慣坐直升機,曾試過在搜索任務時因盤旋太久而不適嘔吐,自此便隨身帶備嘔吐袋,並意識到救人前要先確保自己安全,以及要加強體能鍛鍊,才能應付上山下海的挑戰。」他認為飛行救援有別於其他義務工作,飛行護士要通過嚴格訓練及評核、專業資歷和體能要求,而且要持續進修,才有足夠能力參與救援。

這項義務工作亦提升了他的急症護理技能,飛行救援與急症室工作相似,同樣要快速判斷傷病者的緩急輕重,但醫院內有多名醫生、護士一起合作搶救病人,而飛行救援的現場環境千變萬化,往往是懸崖邊、斜路等,有時甚至需要自己獨立做氣道處理、插喉、注射藥物等急救程序,這都是最直接、有效和寶貴的護理培訓。

William在直升機起飛前檢查醫療裝備。

救援分秒必爭 需獨立做搶救

William曾接獲一宗八仙嶺搜救任務,初時只有「事主頭暈」的簡單資訊,抵埗後卻發現對方已心跳停頓,William見狀立即改變搶救方案,為事主進行心外壓及電擊,並為其插入I-gel以確保氣道暢通,以及注射強心針及抗心律不整藥物等急救程序,再以擔架床把病人送上直升機,「我和空勤主任要在10分鐘內完成所需的緊急程序,並盡快將傷者送院治理。團隊於救援過程中需要小心判斷環境、冷靜處理病人及維持良好溝通。」

飛援近20年,William參與大大小小救援行動,和全職隊員已建立默契,雖曾試過受傷及犧牲家庭相聚時光,但他從未想過放棄。每次完成救援任務,在機上望著太陽緩緩落下,「這都令我回想從事護理行業的初衷,也充滿動力去克服任何困難。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便多點正面地想餘下的『一』和『二』。」

飛行護士基本裝備包括飛行頭盔、飛行衣、行動救生衣及醫療行動背包等。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