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香港135載 大埔那打素三代人三種情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大埔那打素醫院)擁有135年歷史,是本港首間為華人提供西醫治療的醫院。醫院由三個名字組成,是本港中文名字最長的醫院之一,醫院行政總監冼藝泉醫生形容醫院是「三位偉大女士的結晶」:1887年,何啟爵士為紀念亡妻,捐款興建雅麗氏利濟醫院;隨著醫院服務供不應求,何啟胞姊何妙齡在1906年出資興建何妙齡醫院;那打素醫院1893年成立,是醫學委員會主席戴維斯以母親名字命名。
三院均以服務貧苦大眾為宗旨,最終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1997年,該院因擴院由港島區遷址大埔,繼續本著「矜憫為懷」的精神服務社區至今,由三代同事娓娓道來同事、病人、醫院情。
年月過去,同事親密關係未曾變更,依然互助互愛。李玉玲所屬部門主要為病人進行不同類型的電子診斷,如腦電圖等。醫護人手緊張,同事樂意支援臨床部門工作,檢查期間按病人需要提供即時護理,陪伴年幼病人進行檢查等。「我們理解病房同事非常忙碌,希望減輕他們的工作量。」部門將候命到兒童及青少科工作,攜手應對冬季服務高峰期及新冠疫情。
訪問短片
三院均以服務貧苦大眾為宗旨,最終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1997年,該院因擴院由港島區遷址大埔,繼續本著「矜憫為懷」的精神服務社區至今,由三代同事娓娓道來同事、病人、醫院情。
同事有愛 分擔前線工作
大埔那打素醫院原位於港島般咸道的院舍面積小,發展空間有限,1987年按政府建議展開遷院大計,其間曾暫遷東區協助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開院,1997年遷入大埔。該院電子圖表檢驗部護士長李玉玲自1987年起在醫院工作,她畢業於那打素醫院護士學校,憶述當年實行學徒制,「做學護時已感受到『那打素精神就是自家人』,大家守望相助,猶如兄弟姊妹,故畢業即決定留在那打素醫院工作至今。」年月過去,同事親密關係未曾變更,依然互助互愛。李玉玲所屬部門主要為病人進行不同類型的電子診斷,如腦電圖等。醫護人手緊張,同事樂意支援臨床部門工作,檢查期間按病人需要提供即時護理,陪伴年幼病人進行檢查等。「我們理解病房同事非常忙碌,希望減輕他們的工作量。」部門將候命到兒童及青少科工作,攜手應對冬季服務高峰期及新冠疫情。
醫生治病 病人慰藉心靈
內科顧問醫生陳學深醫生是遷院後首任內科部門主管,他醫治過無數病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在基督教聯合醫院跟進至今逾30年的病人。該病人為牧師,因著信仰連結,二人份外投契。病人曾於覆診時留意到陳醫生似滿懷心事,因而主動關心他,並為他祈禱,鼓勵他不要太多憂慮。「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治療他身體上的病患,他以《聖經》真理治療我的心靈。我們彼此鼓勵,令我很感動。」醫院充滿愛與關懷,令他選擇在退休後重返崗位工作。主動關心病人 盡顯人情味
冼藝泉醫生表示,1999年到該院工作交流時已覺得這間醫院很特別,因一般醫院未必會多次跟進未有如期覆診的病人,但大埔那打素同事會主動致電病人,關心未有覆診的原因,並再為他們預約,以免影響病情,「這是一間充滿愛心和人情味的醫院,醫院會繼續秉承『矜憫為懷』精神,關愛病人。」在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大埔那打素醫院將會增加約800張病床和增聘人手,以應付區內所需。訪問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