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
EN
Previous Issues
過去期數
CONTENT
目錄
{{ item[lang + '_title'] }}
{{ issue }}
TOP
返回頂部
換心第一人 做義工回饋社會
「最近點啊,一哥?」葛量洪醫院這天來了位老朋友——
趙雲開
今年79歲,別號「一哥」,皆因30年前他曾接受心臟移植,成為香港首個「新心人」,創下器官移植史新一頁。一哥娓娓道來換心後的生活,除了與家人周遊列國,更做義工鼓勵同路人,心中懷著愛,生命更精彩。
1992年12月18日,葛量洪醫院格外忙碌。當時一名21歲青年因交通意外不幸逝世,家人同意捐出其身體器官,成就本港首宗心臟移植。當時趙雲開受嚴重冠心病煎熬兩年,是這顆年輕心臟的受惠病人,「那時我不認識器官移植,但得知可以換心,就毫不猶豫答應,因為身體情況已太差。我被推入手術室前有很多人來看我,醫護人員安慰我毋須緊張。」
醫生海外受訓 天台模擬手術
為了這場手術,器官移植團隊早於80年代已著手準備。當時
趙瑞華
醫生(上圖)任職葛量洪醫院心胸肺外科,1989年前往澳洲受訓,曾與當地醫護穿州過省空運心臟。回港後,因醫院地方有限,團隊便於天台設置臨時手術室,搬來手術台、心肺儀器,並與港大的動物研究室合作,用本需由漁護署人道毀滅的流浪狗進行模擬手術,「我們每個人輪流反覆練習,確保每個程序不出錯,因真正的手術是無法重來的。」
等了一年多,終於迎來實戰。趙醫生跟隨師傅莫志強教授在捐贈者身上開刀取心,其間一直與負責為趙雲開摘除心臟的醫護同事緊密溝通,再趕回葛量洪進行植入心臟手術,「看到病人的心臟重新跳動那刻,你的心好像跟著他跳一樣,終於鬆一口氣。」趙醫生說,首例的成功為日後的心臟移植奠下基礎,給予醫護及病人無比信心,「這班(末期心衰竭)病人很辛苦,當用盡其他方法也無效,器官移植是讓他們重獲新生的唯一辦法。」
心臟存活30年 屬亞洲前列
隨著年歲漸老,趙雲開身體難免有病痛,但一顆心依然健康,「這麼多人換過心,醫生說我是心臟最好的一個,每年檢查也從未出問題。」他也是亞洲其中一名存活最久的心臟移植病人。趙雲開特別感謝捐贈者一家,「我每年都拜祭捐贈者,器官移植延續了他的生命,也延續了我的生命,現在每一天也是賺來的,我會盡心盡力回饋社會。」
訪問短片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