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氣球大夫」為病人扭出最後祝福

疫情之下,口罩、酒精搓手液、社交距離已成新常態。幾位來自不同崗位的同事回顧抗疫兩年的生活,各有得失。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陳諾文在疫情期間多了「氣球大夫」的稱號,他除了製作「氣球牆」為醫院同事打氣,更以巧手為少年送上最後的祝福,小心思換來大意義。

約10年前,陳諾文剛成為兒科醫生。為了哄小朋友開心,他決心去學扭氣球,「氣球能帶給人歡樂,拉近我與病童的距離,覆診檢查也會乖乖聽話。有時見到有小病人對氣球愛不釋手,甚至抱住入睡,驅使我一直堅持下去。」

佈置「氣球牆」為同事打氣

這些年他默默地在病房送出小驚喜,直至疫情期間,他的手藝因一幅為抗疫醫護打氣的「氣球牆」而廣為人知。陳醫生說,第二波疫情時港島東一度是「重災區」,其義工朋友想為醫護打氣,於是他和多名義工在東區醫院飯堂外佈置了一幅色彩繽紛的氣球牆,同事們更可留言互相勉勵,很快成為「打卡」熱點,「以前我不認為扭氣球有多特別,但『氣球牆』獲得不少支持和道謝,能為大家帶來正能量,覺得自己也有點貢獻。」
陳醫生於疫情期間為一名少年病人製作氣球公仔作道別,是他最難忘的作品。

巧手為病童家屬留最美回憶

氣球給他的意義不止於此。陳醫生最難忘的作品,是疫情期間製作的德國拜仁慕尼黑球隊氣球公仔。有一名10多歲的少年球迷因心臟問題不幸成為植物人,家屬原本堅持要等他醒來,「疫情後他媽媽想法有所轉變,覺得是時候放手,同意為他拔喉,並將其器官捐出。」醫院為此作恩恤安排,一家人度過最後一個聖誕節之後,為少年舉行送別禮。陳醫生獲病人父母邀請參與氣球佈置,於是他和義工扭出少年最愛的足球隊,讓一家人有圓滿的回憶。

「懂得扭氣球的人很多,但我以醫生身分扭氣球,對病人及家屬而言別具意義。這件事令我明白,不要小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多加善用都可以幫助別人。」
陳醫生(左一)和10多位義工於第二波疫情時,在東區醫院佈置了一幅「氣球牆」為同事打氣。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