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再造」的思維

顧問醫生(眼科)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 東華東院
時代進步,無論是服務需求、還是人才培訓,30年前後截然不同。1990年加入港島東眼科的高德全醫生認為,服務模式要因時制宜,譬如從前公立醫院一床難求,30年後的今天,日間服務成為新趨勢,故不能只停留於「加床加人」的階段,還要思考如何將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這就是資源「再造」。
服務模式要改進,人的思維也要進步。他說:「以前我學醫是師徒制,做手術時多數跟師傅的做法;不過,現今的年輕醫生都會自行在網上找案例,主動提出疑問,我也要不斷學習,才能與他們有交流,達至教學相長。」
高醫生亦很重視團隊合作,聆聽不同崗位同事的意見,以突破固有思維。以他負責統籌的港島東眼科服務優化重整計劃為例,「我本來提議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和東華東院各自安排合適的白內障病人進行日間手術和處理住院個案,但前線同事卻主動提出由東華東院統一負責兩間醫院的病人排期安排,加上行政和資訊科技同事的支援,可避免出現重複或遺漏跟進個案的混亂情況、並減省人手重疊和令流程更順暢。我覺得這個方法比我的還好,因為我未必很了解最前線運作,所以聆聽同事意見是很重要的,計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