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大會新成員:把握「疫境」推數碼化體驗

「銀行業和醫療都是講求信任的專業,客戶信任銀行,才委託銀行管理財富;病人信任醫院,才讓你管好健康,我們都要秉持『以人為先、專業為本』的工作態度取得公眾信任。」
在銀行界擁有30年經驗的渣打香港行政總裁禤惠儀(Mary)去年加入醫管局大會。女銀行家初踏入醫療領域,便迎來抗疫挑戰,卻從中找到健康與財富的共通點,那就是「信任」。她說:「銀行業和醫療都是講求信任的專業,客戶信任銀行,才委託銀行管理財富;病人信任醫院,才讓你管好健康,我們都要秉持『以人為先、專業為本』的工作態度取得公眾信任。」疫情新常態下,她期望以金融科技的數碼轉型經驗,幫助完善公營醫療的「用戶體驗」。在不平凡的一年加入醫管局,Mary沒有鬆懈,每天了解疫情最新發展;以至在醫管局大會會議上,見證「430發言人」因要趕赴疫情記者會而需中途離場,亦因目睹前線同事四處奔走的抗疫日常而感受深刻。
疫情被視為世紀危機,Mary卻從中看到機遇。她分享,要完善用戶體驗,便要掌握時代脈搏,因應大眾的喜好及生活習慣的轉變推出相應的服務。她指,以往銀行客戶普遍依賴分行服務,但疫情期間市民避免外出,令網上銀行服務需求及使用量大增,於是他們抓緊契機,迅速提升數碼理財服務,例如增設遙距聯繫客戶經理、網上櫃位取票服務等功能。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原則下維持銀行服務,迎合當前的社會需要。
她也觀察到各行各業服務趨數碼化,醫療界亦然。「比如醫管局的HA Go應用程式,以前普及度不高,但疫情下,大家開始嘗試使用,一用之下便發現網上預約門診、取籌等服務很方便,這亦是醫管局在『疫境』中推行數碼化的好時機。」
時值醫管局30周年,Mary盼可藉著自己在銀行界的經驗,助醫管局推動可持續的創新發展,借助醫療科技應對人口老化等挑戰,讓病人享有更無縫、更完善的高質素醫療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