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鮮為人知的屯門醫院

教學醫院計劃泡湯了

上世紀80年代初,只有瑪麗醫院兼作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為了增加醫科生實習機會,政府曾擬將屯門醫院兼作教學用途。然而政府1983年檢視方案後認為,醫院兼作教學用途需修改興建計劃,以容納更多設施,不但會導致年年上漲的建造費大增,亦令工程延期兩年,故最終放棄計劃。

一波三折的開院過程

1989年本港出現移民潮,同時部分醫生因公營醫療環境不理想而轉投私人執業,以致醫護人員大量流失。當時的醫院事務署指,若情況惡化會延遲啟用屯門醫院。及後醫護人手安排就緒,醫院原訂1990年2月28日正式啟用,惟啟用前一周後備電力供應系統發生故障,需時維修。為了確保病人及員工安全,醫院確定電力系統無礙後,終於同年3月8日正式啟用。

P座地下前身是馬房

屯門醫院的舊圖則中,曾將 P座地下預留作養馬的馬房。原來因為馬血和人血相近,病理科同事會以馬血種菌,再作病理分析。因此,屯院當年規劃了一個馬房養馬,方便抽血。不過,政府後來與香港賽馬會達成協議,由馬會提供馬血,養馬計劃因而告吹,而這個「馬房」就成為存放醫療報告的倉庫。

首設病者服務部 促進醫患關係

醫務衞生署1988年計劃在公立醫院發展病者服務部,首設於屯門醫院。病者服務部負責向病人及家屬提供協助,處理他們就醫院服務或治療提出的意見、反映或投訴,擔當醫患之間的橋樑。時至今日,病人關係組已成公立醫院重要的恆常服務。

設直升機停機坪

目前只有兩間公立醫院設有停機坪,分別是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屯門醫院,接收由直升機運送到院的病人。屯院的停機坪位於急症室門前的空地,只提供日間服務。醫院會為急症室醫護和支援同事提供培訓,又會安排他們到政府飛行服務隊進行模擬訓練。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