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返回頂部

范鴻齡: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人

今年12月是醫管局成立30年,回顧過去點滴之餘,也是時候為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定下長遠發展計劃。主席范鴻齡去年上任後不久,已著手成立醫管局持續發展專責小組,制訂長遠持續發展模式。對醫管局未來發展,范先生已逐步勾劃出長遠藍圖,不過,整個過程中,人始終是最重要。

加強福利 增歸屬感

「同事流失對醫管局造成的損失很大,我們用了很多時間培訓,同事也在同一崗位一段時間,對工作很熟悉。」他指以護士為例,很多人入職後僅得一次晉升機會,年資五年以下的護士流失率較高,今後要改善晉升階梯、增加不同工作經驗的機會,並加強福利,增加歸屬感。

但單單增加人手供應也無法令服務供求取得平衡,范先生以「截上游、放下流、中間分流」十個字來解釋如何穩定服務需求。

十字建言 穩定服務需求

「截上游」即配合政府加強基層健康教育,讓市民及早進行檢查,掌握身體狀況。65歲或以上長者為公立醫院主要服務使用者,惟數據顯示,長期慢性病如糖尿病和心臟病患者年輕化,40至64歲人士使用公立醫院服務有上升趨勢,加重醫療系統負擔。及早幫助他們管理好健康,可望在源頭「截流」,減少入院。

另外,醫管局計劃增加日間醫療中心;由家庭醫學、普通科門診診所處理部分較輕微病症,縮短專科門診診所輪候時間。

「放下流」即加強院舍合作,擴大社區治療。有些情況穩定的長期住院長者,根本毋須繼續留院,可以返回社區生活,由醫護人員透過家訪等方式診症,騰出病床予其他有更大需要的病人。

「中間分流」其中一個做法就是研究加快分流部分公立醫院病人到私家醫院接受診治,如疫情期間,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剖腹分娩等服務,范先生指將研究更多公私營協作計劃,縮短輪候時間。另一方面,亦計劃增加護士診所,由資深護士為病情穩定但需長期覆診的病人檢查及評估;發展智慧型醫院亦是「中間分流」其中一項措施,以科技代替人手,減輕同事負擔。不過,所有構思都必須得到同事及市民接受才可以成功推行。

感激同事堅守抗疫防線

細數醫管局的「成績表」,范先生說:「本港整體醫療質素全球數一數二,在彭博調查的效率指數名列前茅,2018年更取得第一,全賴同事盡心盡力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

范先生藉醫管局30周年向同事送上衷心感謝:「多謝所有醫管局同事,過去努力為香港市民服務,感激他們在抗疫期間出色的表現,幫醫管局一齊緊守最後防線。希望同事認同未來發展方向,一起落實,讓公營醫療服務持續發展下去。」
{{ item[lang + '_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