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科技應用大爆發
疫情期間,前線服務遇上各項挑戰,但有危亦有機,全憑同事發揮小宇宙,借助科技克服種種困難,以下是部分例子。
自研系統識別高風險地區病人
九龍中醫院聯網的服務範圍內出現多個社區群組爆發,聯網資訊科技部遂於7月中自行研發及推出「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大廈名單查詢系統」。聯網資訊科技部系統經理鄭宏表示,系統每日擷取衞生防護中心公布的疫廈名單資料。獲授權的醫護人員輸入病人的身份證號碼或掃瞄病人條碼,系統便會自動比對病人的登記地址,識別他們是否來自高風險地區或疫廈,有助醫護人員進行風險評估,分流病人到合適的隔離設施及安排檢測,減低傳播病毒的風險。
隔離病房的得力助手
伊利沙伯醫院為減低同事與病人接觸的感染風險,以及節省穿卸個人防護裝備的時間,於隔離病房採用機械人擔當「醫護小助手」,協助運送食物、被服和物資給病人。機械人配有三層層架和多個感應器,能辨認天花板上的標記。只需在屏幕輸入目的地,機械人便會自動導航到指定位置;完成工作和經同事消毒後,便返回充電站待命。同事對這位得力助手讚不絕口,計劃將機械人的服務範圍擴展至更多前線的運作。
診症零距離
醫療服務無分順境、「疫」境。在疫情下,遙距診症在天水圍醫院急症室和博愛醫院深切治療部搶救危殆病人時,發揮重要作用。遙距診症結合了複雜的感應器及醫療物聯網的應用。透過高清鏡頭、藍芽聽筒及傳送軟件等設備,天水圍醫院急症室醫生實時與博愛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觀察病人情況、超聲波影像及維生指數,從而準確地判斷病人是否需要轉送到博愛或屯門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及時拯救生命,亦節省病人轉院時間。
手術室的5G時代
疫症期間,遙距醫療服務需求增加,將軍澳醫院率先引入第五代流動通訊服務(5G),覆蓋手術室範圍。當醫生在施行手術期間需要尋求意見,可以透過佩戴5G智能眼鏡,利用5G網絡即時分享內視鏡畫面,以超高速傳輸數據頻率,實時傳送手術室情況。手術室外的資深醫生便能透過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流動裝置,觀看手術的立體影像,即時掌握手術細節和病人情況,遙距提供指導,提升手術效率和精確度。另外,在疫情之初率先推行遙距診症先導計劃的九龍東醫院聯網,為在家病人提供視像檢查和診症,減低醫護和病人的感染風險。他們亦正研究指導病人以維生指數監察儀器,量度血壓、脈搏、血氧量等。數據會即時傳到醫院,讓醫護人員更準確掌握病人情況。
大數據分析模型助亞博分流
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8月啟用,接收病況較穩定的病人,讓醫院一線和二線隔離病床集中處理病情較嚴重的病人。當中的分流決定,除有賴醫生臨床判斷外,大數據分析模型亦是重要的臨床參考工具。今年3月,總辦事處統計及數據科學部和專家小組合作設計大數據分析模型,透過分析30項病人數據,預測他們的病情發展。其後團隊簡化模型至七項參數,包括年齡、乳酸脫氫酶水平、C反應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嗜中性白血球和淋巴白血球比率、白蛋白和球蛋白比率及臨床評估狀況。模型根據最新的血液檢測結果和臨床狀況評估,將病人分為「嚴重或危殆」、「穩定」和「滿意」三組,預測準確率達九成以上。
模型曾應用於社區治療設施,每天早上七時,電腦自動將報告傳送至相關醫療團隊作參考。醫生接著進行臨床觀察和判斷,安排病況可能轉差的病人轉送至急症醫院接受治療。團隊希望未來加入其他模型參數,如肺部X光影像,協助醫生監察病人病情發展。
模型曾應用於社區治療設施,每天早上七時,電腦自動將報告傳送至相關醫療團隊作參考。醫生接著進行臨床觀察和判斷,安排病況可能轉差的病人轉送至急症醫院接受治療。團隊希望未來加入其他模型參數,如肺部X光影像,協助醫生監察病人病情發展。
視像藥劑服務
瑪麗醫院藥劑部自2018年推行「遙距藥劑服務先導計劃」,服務對象為所有18歲或以上於瑪麗醫院出院或覆診的病人。病人需在家中或安靜的環境,預先準備現正服用的藥物,藥劑師會透過視像通話,為病人評估症狀、跟進他們的用藥情況及治療成效、提供藥物諮詢及解答病人有關藥物的疑問,從而達致安全和有效的藥物治療。病人可與藥劑師預約在周一至五進行查詢,藥劑師亦會按病人情況,作出合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