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健康專欄《保健至專》- 克服特殊恐懼

人或多或少都會畏高,否則玩過山車等機動遊戲就沒有意思了。驚慌是一種保護機制,教我們格外小心危險,知道不應隨便在高處進行活動,明白高空工作要佩戴安全帶的重要性。如果有人完全不知甚麼是「驚」,反而更加恐怖。每個人的膽量因人而異,問題是到底驚到甚麼程度才算是病?

畏高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屬於特殊恐懼症。患者對特殊的場景(例如高處)產生驚恐反應,愈接近愈驚恐,心跳和呼吸加速、冒汗,甚至逼真的幻想都會產生恐懼,反之,愈遠離則愈安心,於是患者會設法逃避這種場景。這種逃避會引起情緒上的不安,並且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工作或其他重大功能。還有,這情況可持續六個月或以上。

情感上畏高
因此,如果你害怕一些不常出現的東西,問題不算太大,但是如果害怕一些重要的事情,引起日常生活的困擾,就必須正視了。克服驚慌的療法有很多,概念都離不開「減」、「加」和「面對」。

「減」意即不必過分高估困難,以慢慢減低其恐懼;「加」是別低估自身的能力,慢慢加強自信;「面對」是以理解來消除不安,逐步接近心中的恐懼。這需要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手,在認知上看穿驚慌,在行為上接近驚慌。

情感上的畏高,是害怕自己身分或條件不及對方,因而自卑、退縮。解決策略與克服驚慌的方法是一樣的,不必過分高估困難,不必神化對方,也不要低估自身的能力和價值,要為自己建立自信。互相理解才是破冰的定律,彼此猜忌只會愈想愈糟。世上最大的關口,莫過於自己的心理關口。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資深護師潘裕輝

(轉載自星島日報 | 保健至專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