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健康專欄《保健至專》- 癌症患者身心同療

阿兒(化名)三十出頭,是一名跨國公司的高層。她對自己的要求很高,「能幹」和「鐵人」彷彿就是她的代名詞,然而偶然的一次體檢,阿兒發現自己患上了乳癌。

面對病患,阿兒初時顯得很積極,可惜經歷多次手術、化療、電療後,加上外觀上的轉變,令她身心疲乏,體力大減。最令她感到奇怪的是,在完成所有的療程後,她竟出現持續失眠、沒有動力、精神難以集中等情況。跟熟悉的朋友見面或遇上親友團聚時,她竟感到莫名的恐懼和抗拒。她漸漸厭惡這個病瘉後的自己,更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對將來感到非常絕望。

幸好,阿兒願意到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事實上,阿兒初期很抗拒接受抗抑鬱藥物治療,彷彿又被冠上另一個病的名號。但隨著多次會面,阿兒逐漸明白,接受抗抑鬱藥物治療是較快和較有效的方法。經過一段調配藥物的過程,阿兒發覺自己的睡眠情況開始有所改善,她漸漸開始投入以往的社交圈子。阿兒亦調節對自己的要求,明白病瘉後身心皆需要慢慢適應,故她一方面嘗試參與癌協服務中心和病人資源中心的活動,另一方面返回職場工作。

勿忽視心理狀況
阿兒的故事揭示了癌症患者中常見的心路歷程,不論是初期斷症到開始接受治療,還是完成療程到重新投入工作或正常生活的階段,都伴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出現情緒病的徵兆實在可以理解,但決不可掉以輕心,應當正視並接受適當的治療,方能在抗癌持久戰中堅持下去。研究顯示,若癌症病人的情緒病處理得宜,更能配合治療,對成功抗癌有正面幫助。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潘錦珊

(轉載自星島日報 | 保健至專 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