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心澄:抹不散的記憶

今天的新症是一名叫小花的病人。乍看來,她衣着得體,談吐彬彬有禮。再看看轉介信,信上指出小花是由於童年的不愉快經歷,而患上情緒病。

細問之下,原來小花的父母都是黑社會人士,雙親都曾經吸毒,又曾因屢次犯案而入獄。小花對童年的印象,大概就只是以「大家姐」的身份,照顧弟妹。在匆匆走過的童年裏能留下印象的,就只有兩件事,一是帶着弟妹到監獄探望父母;二是她不願多提的,家人對她性侵犯的經歷。

你相信不愉快的回憶可以像粉筆字一抹而散嗎?

數年前,小花仍是一位小學教師。作為教師少不免會遇到有林林總總家庭困難的學生。有一次,小花的一名學生遭到家人性侵犯。在處理事件的過程中,小花來來回回參與了很多會議。除了繁重的文字工作外,更讓小花感到折磨的是這事件勾起了不少她自身童年的不愉快經歷 (Re-enactment)。抑鬱、徬徨、無助的感覺漸漸浮現起來。

當陌生人在擁擠的交通工具上碰到她,她的身體便會出現麻痺的感覺,感到厭惡、嘔心,腦海亦不由自主的浮現過往不少痛苦的回憶。原來,當我們嘗試強行將痛苦的記憶消去、抹掉時,痛苦的記憶往往會在不知不覺間烙印在身體的感覺裏。如同當我們嗅到一些芳郁的氣味能勾起美好的回憶般,反之亦然。

小花的創傷從外表上早已看不出來,內心卻是藏着一刀刀的傷痕。儘管血已經止住了,疤痕依舊存在。這數年間,她積極於社福機構接受定期輔導,並配合藥物治療,她的情況得以逐漸改善。小花要走的路仍很長,而我欣賞她接受輔導和治療的勇氣,祝福她亦會繼續幫助她早日走出往日的陰霾,迎接雨後彩虹。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何瀚寧

(轉載自香港01 | 筆下心澄 | 2023-02-07)

香港01網站連結︰
https://www.hk01.com/article/85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