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心澄﹕每個人都需要被聆聽 涵容的力量

大家還記得《一念無明》這套電影嗎?

對筆者而言,其中最深刻的一幕,莫過於精神科醫生以機械式的口吻說:「最近有冇想自殺?」「有就開多少藥啦」「走得㗎啦」。這一幕固然引申出公立醫院精神醫生與病人比例不足、僧多粥少的資源問題。反過來看,一名精神科病人來覆診見醫生時,精神科醫生的角色又是否只是一部「派藥機器」?

婉嫻是一名中年女士,大約從兩年前開始受典型抑鬱症的症狀所困擾,經社工轉介後便來到精神科門診見醫生。婉嫻跟大部分媽媽一樣,自疫情開始之後便每天跟女兒在家「困獸鬥」,親子關係漸漸變得緊張。

經藥物治療後,她的情緒已大有改善。今天她回來覆診,除了輕輕談及服藥情況外,她大部分時間都在談及與女兒生活的瑣事和她的感受。最後她補充說:「何醫生,我覺得每一次回來這裏覆診,跟你傾訴後,彷彿如釋重負,心情也變得更輕鬆,真是神奇!」

何醫生當然沒有「神奇的糊塗魔藥」,能令人頓時忘憂。其實,只要當我們打開耳朵細心聆聽,感受別人的所思所想,便能達致一種「Containment(涵容)」 的效果。英國心理分析師 Wilfred R. Bion 提出「涵容者與被涵容」(Container-contained)的概念,例如媽媽扮演涵容者(Container)的角色,將小孩子複雜且消化不了的情緒疏通理順,小孩子便會感到被明白了、被聆聽了、被照顧了,從而得到一種舒暢的感覺。

同樣地,醫生就好像一個容器(Container),盛載病人的鬱結、擔憂、內疚、憤怒並幫助對方疏理及將之消化,病人就會感到 「being contained(被涵容)」了。精神科醫生在門診中還有很多「用途」,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何瀚寧

(轉載自香港01 | 筆下心澄 | 2022-12-20)

香港01網站連結︰
https://www.hk01.com/article/83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