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心澄﹕成績等同價值? 從群育學校發掘孩子的真正天賦

「我是首席前鋒」、「我是首席小提琴家」、「我是書法家」、「我是御用男主角」、「我是陶藝家」、「我是動物園管理員」,銀幕上播放着孩子一個又一個燦爛真摯的笑容,滿有自信地介紹自己。鏡頭背後,他們都有着不容易的經歷:有的來自破碎家庭、有的曾經被虐待或疏忽照顧、有的有着各種發展障礙,引發一連串的情緒和行為問題。而他們最大的共通點是,他們都在群育學校(School for Social Development)的悉心栽培下,尋回自己的價值和方向。

這天有機會來到一所群育學校及其院舍參觀,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孩子的日常生活。群育學校是一種特殊學校,學生經「中央統籌轉介系統」評估,並在學生本人、家長及原校同意下入讀。群育學校會視乎學生的需要和改善進度,提供短期適應課程以協助他們融入主流教育,亦設有長期學位。

這裏的學生,不少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譜系障礙、對立反抗症等問題。他們或許曾在學校屢犯校規,破壞課堂秩序;或許在家中常與父母衝突,夜不歸宿甚至離家出走;又或許難以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以自殘或傷人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群育學校採用小班教學形式,以照顧每名學生的需要。除了常規課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實用科目,讓他們重拾對學習的興趣,並從活動教學中成長。看見學生在球場上「放電」和建立團隊精神、在樂團中陶冶性情、在劇場裏流露喜怒哀樂、在遊戲室學習面對成敗得失、在爬蟲類與甲蟲身上學會愛惜生命,都讓我感動不已。

他們有活潑可愛的時候,也有發脾氣和犯錯闖禍的時候。若然他們在課堂上的情緒或行為失控,老師或會帶他們到靜心室,利用「ABC行為分析法」幫助他們冷靜下來。「ABC行為分析法」是老師、社工、醫生、心理學家及家長的好幫手,「ABC」分別指前因(Antecedent)、行為(Behaviour)和結果(Consequence)。透過「行為記錄」、「行為分析」、「行為介入」三部曲,我們能有系統地分析問題行為的前因後果,然後透過調節環境或改變行為帶來的後果,從而減少下次出現同樣問題行為的機會。

「再這樣阿Sir就給你零分!」宿舍房間的牆壁上滿是宿生七彩繽紛的畫作和親手寫的溫馨小提示。宿舍生活協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規律,擺脫過往的不良生活習慣、學習照顧自己,同時訓練社交技巧。

宿舍導師透過獎勵計劃鼓勵孩子的好行為,並與他們一起商量和訂下行為目標。一些看似基本、瑣碎的事情,例如自己準時起床、交齊功課、執拾睡房、打掃大廳、按時服藥、不發脾氣⋯⋯對先天、後天皆匱乏的孩子來說,卻絕非理所當然。宿生每天每做到一項目標可得一分,做不到則零分,分數累積到某一數目,便可兌換禮物。為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導師更精心設計了龍虎榜,並依照分數稱宿生為元帥、上將、中將、少將等等。他們書桌上林林總總的勝利品印證了眾人持之以恆的成果。

天賦是藏在每個人身上的禮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愛和接納,若然我們能提供合適的養分,他們便會茁壯成長。透過群育學校服務,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得以改善,也讓他們欣賞到自己的潛能;宿舍服務也同時減輕家長照顧的壓力。孩子是社會的將來,學童的價值絕非以考試成績定奪,相信香港能不斷進步,成為一個能夠靈活運用各人天賦的多元價值社會。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李芷宜醫生

(轉載自香港01 | 筆下心澄 | 2022-11-22)

香港01網站連結︰
https://www.hk01.com/article/83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