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心澄﹕自殘少女媽媽的困擾

淑儀是一名50歲的已婚行政人員,有兩名女兒就讀傳統名校,分別是16歲和13歲。大女兒一直成績優秀,而小女兒則是運動健將。

上月,淑儀發現大女兒手腕有自殘的刀痕,便帶她來到精神科求診,檢查後發現除了手腕外大腿也有自殘的痕跡。原來大女兒最近在拍拖,但與男朋友鬧翻,而男朋友又沒有回覆WhatsApp訊息,令她相信男朋友真的會跟她分手。大女兒一時沒有辦法處理情緒,於是便選擇了用自殘的方式去面對。

淑儀得知後整個月都活在自責、低落的情緒中,工作時也不能集中精神。

她憶述大女兒從小已是情緒較敏感和強烈的人,性格內向、甚少和其他人傾訴,在小學的時候曾被同學排擠;小女兒的個性則是截然不同,她情緒穩定、性格外向、喜歡打籃球。從女兒們入讀小學開始,淑儀每天下班回家吃過晚飯後,便會檢查她們的功課、關心其考試和比賽成績。

許多時候,淑儀的語氣可能太重,甚至曾在大女兒哭的時候喝令她「收聲!」。相反,她的丈夫下班後多數只會上網,較少參與管教兩名女兒。他們從來沒有虐打女兒,假期時也會陪伴她們。

我跟淑儀說:「我感受到你的自責,而你也觀察到兩名女兒的性格不同。其實大部分的精神問題是基於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影響而造成的。大女兒的情緒天生就比較敏感、強烈,所以她需要一個能夠接受和確認她的情緒的環境,讓她學習如何安撫情緒。而你和你的丈夫各有各忙,下班後已身心疲累,再加上傳統名校較注重成績,功課和評估也多,難怪你會情緒暴躁。我相信你已經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去愛護女兒。各種因素令到女兒心理上認為情緒是需要壓抑的。由於她缺乏安撫情緒的方法,所以便用了自殘的方式令自己暫時感到麻木。這些方式在短期內是有用的,但長遠不能疏理情緒。」

淑儀問:「那麼,我現在應該怎樣做呢?」

我說:「你可以改變策略,把以往花在女兒學業上的心血和時間,投放在聆聽女兒的心聲、設身處地理解她。當她表達不同情緒的時候,你可嘗試給予這些情緒一些名稱,例如焦慮、不安、憂鬱、憤怒等,並陪伴她感受這些情緒,盡量不要給予任何意見。過了一段時間後,女兒可以從你身上學習如何接納情緒,也能安撫自己。同時,你也要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的心靈有足夠空間去接納女兒的情緒。你可以評估生活上有甚麼事情能令你感受到快樂,然後投放多些時間去做這些事情。」

淑儀說:「我喜歡做瑜伽,在疫情期間也會上網跟着影片做。也許我可以每星期兩次跟網上短片做20分鐘,而繼續每星期一次的實體課。」

一個月後,淑儀覆診時說:「大女兒這段時間情緒似乎穩定了,我和她一起在家跟着網上的瑜伽教學片練習,大家有共同興趣,關係也改善了。我發現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女兒的學業,她們其實已懂得為自己的學業負責。我也因而多了時間去看書、和朋友見面,情緒也比較穩定了。」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顧問醫生黃藹賢

(轉載自香港01 | 筆下心澄 | 2022-02-01)

香港01網站連結︰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25784